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第 71 屆坎城影展專題】主競賽日記(一)

【第 71 屆坎城影展】主競賽日記(一)

第 71 屆坎城影展於5月19日正式揭曉賽果,21部主競賽影片幾家歡樂幾家愁,榮耀得獎者的同時,獎項之外又有多少部遺珠之選?又有多少媒體影評人所愛,卻又不被評審青睞的作品呢?本篇將比對由英國銀幕雜誌(Screen Daily)齊聚十位影評人籌組的評分場刊,今年更首次有中國影評人的加入;及法國電影雜誌《Le film français》的場刊,和中國媒體評分團對所有主競賽片的評語與差異。

《人盡皆知》(Everybody Knows)

《人盡皆知》(Everybody Knows)車庫發行

影展第一天,由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首部西語電影《人盡皆知》(Everybody Knows)榮膺開幕片放映。故事描述一家前往參加親戚的婚禮,不料孩子卻離奇失蹤,這一場失蹤事件卻讓塵封已久的家庭秘密與猜忌,漸漸浮上水面。不過,一向高評價的法哈蒂,此次卻踢到了鐵板,在各大場刊評分中皆屬低迷。銀幕雜誌整體拿下1.8分,中國評分團也僅止1.3分,著名的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更直接打下最差評的哭臉。此結果或許不感到意外,也在於《人盡皆知》似乎不再沿走法哈蒂較為明顯的伊朗式風格,此部反而帶有點西班牙式的肥皂劇。當狗血八點檔的家庭復仇遊戲層出不窮,縱使依然擅用善惡二元模糊的親情對立,但情節冗長的拖沓,及人性衝突僅淪為情感倫理的表皮,不免讓眾影評人對大師大失所望。

《逆著風的旅行》(Yomaddine)

《逆著風的旅行》(Yomaddine)海鵬發行

由於今年坎城影展的媒體場更改規則,晚間首映紅毯場必須持有邀請、穿著正裝,才可出席放映現場,而正式媒體場則必須待同日鄰廳的放映或隔日上/下午才可欣賞。而主競賽第二部所放映的是來自埃及新銳導演阿布巴.沙基(A.B.Shawky)執導的《逆著風的旅行》(Yomaddine),以一位孤兒和一位痲瘋病病人的公路旅行為開端,洞察社會底層與邊緣族群的困苦,有笑有淚中帶出兩個孤獨靈魂的暖心羈絆。在場刊評分上褒貶不一,有影評喜歡電影採用非職業演員的自然,也借用溫柔慷慨的眼光講述他們的故事。不過亦有反面聲音認為,電影劇作較為通俗且用力過猛,也在配樂甚滿下,直接喊出欲傳達價值精神的台詞,略有陳腔濫調之嫌。整體雖算屬平庸,卻不失為一部導演處女作。

《夏》(Leto)

《夏》(Leto)鏡象發行

要說首先成為奪獎的熱門之選,第三部主競賽《夏》(Leto)便獲得全場滿堂彩。影片取材自蘇聯搖滾教父朝鲜裔的維克多.崔之傳記故事,俄羅斯導演奇里歐‧西里布尼卡夫(Kirill Serebrennikov)以黑白為基底,添加MV式的動畫彩色奇想,當這群音樂少年受到盧.里德(Lou Reed)、大衛.鮑伊(David Bowie)、巴布.狄倫(Bob Dylan)等人影響,通過他們對突破保守禁錮的渴望,延伸至對抗昔日蘇聯的共產鐵幕。雖然事後好評評價,並無反映在銀幕雜誌場刊分數,僅拿到2.4分,中國評分團則落在2.6分,負面聲音表示影片在音樂添加上稍嫌自溺過頭,忽略主要人物敘事,尾段回歸情愛讓格局顯小。但喜愛評價認為這就是今年度的《醉鄉民謠》,不論於鏡頭運動、精神內核皆屬佳作,法國場刊更是祭出六支金棕櫚葉,連口味一向嚴苛的電影筆記同給予滿分評價。

《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

《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東昊發行

另一部來自波蘭導演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Paweł Pawlikowski)的《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則將背景轉向1950年代冷戰時期的波蘭,影片撇除戰火的煙硝,隨著音樂旋律響起,以時間換取愛情分離的綿長。繼前部作品《依達的抉擇》(Ida)唯美的攝影調度及展現神性曙光,《沒有煙硝的愛情》再次沿襲水準。開頭之初令人聯想到華依達的鐵幕手筆,對比封閉波蘭與自由放縱的巴黎,頗有法國後新浪潮菲利普.卡瑞(Philippe Garrel)的愛情分合,最終宛如《尋找天堂的三個人》(Paradise),驀然回首驚覺彼此皆禁錮於政治與生活的情感牢籠中。該部影片獲得銀幕場刊的2.9分,有三位影評人給予滿分四星評價,隨即成為該時第一高分,也認為極富視聽且詩意的作品會在日後奪得獎項(最終拿下最佳導演獎)。不過,法國影評卻出現內部分歧,五位打出了一星評價。

《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Sorry Angel)

《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Sorry Angel)傳影發行

再次入選主競賽的同志導演克里斯多福.歐諾黑(Christophe Honore),新作品《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Sorry Angel)再一次聚焦同志題材,將背景設定於90年代的巴黎,展現當下的迷人氛圍。不難看出歐諾黑此次在影片對文學、電影、繪畫、舞台劇的多方涉獵,雖是輕喜劇的表皮,卻利用愛情金句的笑與淚、精準自然的輕鬆節奏,在強大音樂原聲下,帶出一段苦澀與清新交替的愛滋伴侶戀情,令人比擬起去年同樣講述同志愛滋運動的《BPM》。然而,影片在場刊分數上較為平庸,認為對比皆講述「ACT UP」組織的政治性,本片較屬野心不大的輕鬆小品,雖執行到位但過於鬆散,有過目即忘的隱憂存在。

《影像之書》(The Image Book)

《影像之書》(The Image Book)車庫發行

高齡88歲的法國新浪潮大師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新作《影像之書》(The Image Book)堪稱是今年離場率最高的主競賽電影,跳開上部作品《再見語言》的3D格式,此次高達回歸2D影像,卻再次解構電影本質,以神乎其技的「蒙太奇」,將鎖碎的電影、新聞、繪畫、照片片段,重新組合賦予全新的影像語言。影片採用五個篇章,從開始探問何謂影像的「REM(AK)ES」,拼貼《索多瑪120天》、《安達魯之犬》等電影畫面,隨後加入聖彼得堡、花朵鐵路與風的旅行,批判西方眼中的影像自傲,最終回望時今阿拉伯地域的政治現狀。色彩過曝、音軌環繞重疊,又玩心不翻全英文字幕,高達的《影像之書》早已超越電影本身,又一次完成開創性的影像實驗。銀幕場刊次日給予3分高度評價,中國影評普遍中等打出2.4分,然而法國場刊以一群哭臉表達不喜,但迥異的電影筆記直接給出一片金棕櫚葉。而高達的創意與先行,最終讓他榮獲由凱特.布蘭琪領軍的評審團,所決議頒發的「特別金棕櫚獎」(Special Palme d’Or)。

《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

《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佳映發行(需抽配額)

華語唯一主競賽代表,於坎城首映的賈樟柯《江湖兒女》(Ash is Purest White)卻受到中西方差別迥異的評價。故事將時間拉回2001年的山西塞外城市,巧巧(趙濤飾)與斌哥(廖凡飾)是一對戀人,但一日呼風喚雨的斌哥在街上慘遭襲擊,巧巧為愛代替斌哥入獄,但時光匆匆,等到她出獄那刻,卻發現早已物事人非。別於華語武俠片的「江湖」(Jianghu),賈樟柯把此一「江湖」著眼到時代人情的消逝。當金錢與愛情的替換性如此不堪一擊,透過趙濤昔日的銳利眼神,隨著時間消磨成無奈落寞之軀,更藉葉蒨文的《淺醉一生》、水淹三峽的隱沒,最終如同《山河故人》般感慨迅速的變遷發展。不過,中國影評人只打出普通的2.2分,認為《江湖兒女》雖是近年賈樟柯最耐看的作品,卻也不停重複他所擅長的風格,加上中段漫遊三峽的無處可歸,硬加入明星卡司與科技業配的魔幻錯置,也讓影片找不到最終方向。然而,西方卻打出2.9的高分評價,三星四星頻頻打出,認為賈樟柯仍把此一「江湖」興衰與道德崩塌,詮釋得別有情義和溫柔,成就一部中國城市變化下的日常編年史,而趙濤歷經滄桑的演出也渴望角逐最佳女演員。

【三大場刊評分】

英國銀幕雜誌場刊

法國雜誌場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