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屆坎城影展專題】主競賽日記(二)
【第 71 屆坎城影展專題】主競賽日記(二)
第 71 屆坎城影展放映迎來第一個周末,在前有《夏》(Leto)、《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好評相繼而出,周末迎來賈法潘納希再次「偷渡」的新作《Three Faces》,日本雙片則有第五次闖關金棕櫚的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和一鳴驚人濱口龍介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都陸續在盧米埃大廳(Grand Théâtre Lumière)登場首映。
《Girls of the Sun》亮點發行
由法國女導演伊娃于頌(Eva Husson)執導的第二部作品《Girls of the Sun》率先登場。在星光首映禮上,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琪更帶領「82」位女性走上紅毯,讓世界鎂光燈聚焦女性同工同酬的議題。《Girls of the Sun》故事講述一位回到家鄉伊拉克庫德斯坦的年輕女律師,因遭受恐怖攻擊讓家庭分崩離析,當地千名婦女更遭受不人道對待,憤而組織名為「太陽之女」的女子軍隊,奪回生活話語權。而影片以一位白人戰地記者視角出發,從她的魂牽夢縈開始,決心到此地為求希望與正義,跟隨軍隊展開為期三天的抗戰。雖然主題充滿人道精神,影片幾處段落也起了致敬女性的作用,但《Girls of the Sun》仍獲得不竟理想的評價。銀幕場刊不僅拿下最低分的1分,犀利的解放報(Libération)直接打出Bad的叉叉,法國影評更是毫不留情的八個哭臉(最低分)送上。普遍認為雖然故事是一個好選擇,可帶出戰爭險惡,宣揚女權主義,亦勾起觀眾對世界的氣憤與激昂。但過於榮譽這群女性群像,藉此拍得煽情造作,笨拙的閃回情節,且作為一個白人記者(導演)站處高位的視角,頗有前年《戰地情》(The Last Face)的窘境。
《Three faces》
被禁止拍片、寫劇本和出境直到2020年的伊朗導演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再次推出新作《Three faces》,這也是他獲得禁令後執導的第四部劇情長片。《Three faces》從一位女星接獲來自女孩的自殺影片,入鏡飾演導演的賈法潘納希,攜手同為女星的,駛著車開進蜿蜒村莊小路,開啟一趟尋找女孩下落的公路之旅。不過,不比起《計程人生》(Taxi)有限鏡位的偷拍,《Three faces》不論在畫面精緻度、鏡位編排上,皆看得出別有用心的設計。或許影像上的銳利光鮮,丟失潘納希原有「偷拍」的艱難優勢,但劇本開頭僅用視頻求救,便透露一位女孩因家庭因素,被迫放棄自身喜歡的表演藝術。潘納希在有限資源中,僅用短短幾場開車對話,模糊了虛構與現實,就凸顯伊朗社會內部的保守限制,大師手筆始終讓人敬佩。雖比不上拿下柏林金熊獎的《計程人生》,但《Three faces》依舊獲得中西方中等不一的評價,多數認為雖有好開頭在前,然而劇本所探討的主題仍流於表面。
《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鏡象發行
曾憑藉第二部電影長片《蜂蜜之夏》(The Wonders),即拿下第67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義大利女導演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第三部第影長片《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再次交出一部曠世神作。如說《江湖兒女》闡述中國蕩然無存的情義結,《幸福的拉札洛》則將背景置於義大利,眼前時代變遷的興衰無奈。故事講述一位農村男孩拉札洛與地主貴族之子結為好友,不料兩人欲欺騙眾人「被綁架」的玩心,讓地主一家面臨警方關切,也戳破他們非法雇用勞工的謊言。然而,拉札洛卻因一次意外跌落山谷,待他醒來之時,面容雖沒有改變,身邊家人和都市時空早已物事人非。影評盛讚《幸福的拉札洛》不僅承襲義大利電影的魔力,魔幻寫實的穿越時空,在劇作上添加輕描淡寫毫不刻意,還單以一張男孩的純真面孔,不語地反映時代變化,不僅見證義大利從農村到都市化的迅速發展,更成就一部偉大的社會寓言。甚至於富有詩意藝術的16釐米膠捲拍攝下,宛如快樂王子的善良與淚水,也道出物質與情感的卑微消逝。中國場刊雖奪下並列李滄東第一高分3.4分,不過在西方場刊分數卻沒有預期的高標,但眾多影評仍將其視為心目中的金棕櫚。最終僅拿下最佳劇本獎,也為該片的偉大有所抱憾。
《小偷家族》(Shoplifters)采昌發行
是枝裕和帶著《小偷家族》(Shoplifters)第五度闖入坎城主競賽,此部作品可謂其集大成之作,不僅結合《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橫山家之味》的種種印記,更彷若拾回是枝裕和早期拍攝紀錄片之精神。再次重探社會底層,也重新定義什麼是「家」,和探討血緣親情的關係。當出於善意成為社會犯罪,不得已為生計所為,卻無法被外界理解。《小偷家族》對當代日本家庭與偷竊,進行一次安靜卻具毀滅性的描繪,一切雖如此自然,卻又溫柔得殘酷。該片在Metascore隨即開出95分高分評價,銀幕雜誌(Screen International)表示一部擁有六位演員的群戲,本身編排已相當困難,但是枝裕和卻運用他的細膩智慧,敏銳地使用音樂,將整部電影的情感氛圍調配得宜,同時獲得藝術與主流的芳心。極高評價也於銀幕雜誌場刊中獲得3.2分,是僅次於李滄東《燃燒烈愛》3.8分的第二高分,同時該片亦獲得四位法國場刊的金棕櫚葉,中國評分也落在3.1分的好評價。而是枝裕和也以《小偷家族》首次榮獲他的首座金棕櫚獎。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Asako 1&2)東昊發行
如前有《江湖兒女》的東西方極大差異評價,那濱口龍介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Asako 1&2)或許再次考驗兩邊的觀影口味。改編自芥川獎得獎作家柴崎友香的同名人氣小說,影片講述一位初戀失蹤的女子Asako,在兩年後遇到一個外型與其極為相似,卻擁有不同性格的戀人。一日,當她再次遇上初戀,她的生活與愛情價值觀也逐漸受到影響。雖不比起前作《Happy Hour》的隨興日常靈光,濱口龍介反重回早期《永遠愛著你》的短片風格,看似具電視劇質感的影像,卻擅用人物內心秘密與餐桌的尷尬對話場景,僅在極低成本下,巧妙講述一段遇上前後任相似男友,面對愛情抉擇的女子心理狀態。西方影評普遍認為此部作品是濱口龍介一個有趣的散文習作,能將通俗劇拍得有味,亦散發出偏離現實主義的神秘之愛;然而,中國影評人表示一個較短篇章的劇情,卻拖成又臭又長的兩小時,格局不僅小也顯得狗血許多。紛紛於豆瓣打出一星的評價,但在中國評分表上,唯獨著名影評人Magasa打出喜愛的滿分四星。
《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環球發行
說是睽違主競賽許久,那莫過於時隔27年後再度回歸坎城的美國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新作《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由亞當崔佛與丹佐華盛頓之子約翰大衛華盛頓(John David Washington)主演。改編自Ron Stallworth的同名小說,史派克李選取《亂世佳人》充滿傷兵火車站的片段作為開場,大膽以黑人導演視角,藉由黑白族群對彼此的往來看法;也加入對大衛格里菲斯《一個國家的誕生》的反思,從種族議題炮製出一部具有個人特色的臥底喜劇片。甚至於結尾添加的真實影像的拼貼,直指當代美國的白人至上,更使影片提高既有的政治意圖。不過東西方影評反應皆略顯中庸,縱使劇情台詞直讓全場觀眾拍手叫好,但對比近年同關於種族的《逃出絕命鎮》,《黑色黨徒》的娛樂性還是大於整體電影的藝術價值,仍不失為一部富有商業元素的調侃喜劇。
《At War》佳映發行
曾以《衡量一個人》(The Measure of a Man)奪下最佳男演員殊榮的文森.林頓(Vincent Lindon),此次再與法國導演史蒂芬布塞(Stéphane Brizé)攜手合拍新作《At War》。與前作故事略有相仿,講述一間賺有龐大營利卻依然要關廠的公司,由文森林頓飾演的勞工權益領袖帶領下,齊心拯救他們原有的崗位。史蒂芬布塞利用手持攝影,製造似於新聞紀錄片的方式,冷靜旁觀且真實還原法國勞工社運現場。隨著一次次兜轉談判中,不只表露出當權者的傲慢怠惰,也透析出組織內部的分裂與猜忌。最終回歸個人情感,對比家庭的新生與運動的抗爭未果,化為一曲小人物輓歌。中國與法國場刊皆對此一擬真的手法表達賞識,雖對影片套路略知一二,但對照法國當今社會的罷工運動,法國場刊深有共鳴,同樣祭出與《夏》(Leto)相同的六片金棕櫚。不過,銀幕場刊的影評人卻對此不以為意,認為影片過多階級鬥爭的多餘影像,雖慷慨激昂,卻也不時嚼然無味。但一致肯定文森林頓又一次獻出他的精湛演出。
【三大場刊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