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第70屆坎城影展完整得獎名單】


【第70屆坎城影展完整得獎名單】

第70屆坎城影展頒獎典禮,在今年義大利演員莫妮卡·貝魯奇主持下,於方才落下帷幕,最終由主席阿莫多瓦領軍的評審團,將(鑽石)金棕櫚榮譽頒發給由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執導的《The Square》。他曾經入選過一次主競賽、兩次一種注目單元,而此片是今年最後一部獲選進主競賽之影片,卻摘得最高榮譽,這也是他首度獲得金棕櫚的殊榮。在最終頒發獎項前的音樂,更是選用《樂來越愛你》的配樂。 此外,講述愛滋同志抗戰史的法國電影,由羅賓.坎皮略(Robin Campillo)執導的第三部長片《120 Beats Per Minute》榮膺評審團大獎,這是他首次入圍坎城主競賽中,該片也奪下國際費比西影評人獎、酷兒金棕櫚等三項會外獎。最佳導演由蘇菲亞‧柯波拉以《The Beguiled》摘得,這是她第二次闖入坎城主競賽,首度獲得導演獎的肯定。 其他獎項部分,《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和《In the Fade》的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摘得影帝后,這也是兩人首度獲坎城演技獎的加冕。評審團獎則頒發給俄羅斯電影《Loveless》,這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第三度闖入主競賽,他曾憑藉《纏繞之蛇》(Leviafan)獲得最佳劇本獎。

而獎勵於首部作品的金攝影機,由一種注目單元的法國電影《Jeune Femme》一舉突圍。短片部分,中國導演邱陽以《小城二月》獲得短片金棕櫚獎,他是繼1993年陳凱歌憑藉《霸王別姬》摘得長片金棕櫚後,首位獲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 適逢坎城70歲大壽,也讓今年主競賽片單備受期待,經過了十二天的放映後,多數媒體認為70週年倒有點期望過高,顯得稍微平庸。不過在獎項分布上倒是符合媒體預期,在英國媒體Screen Internationl籌辦的評分場刊中,僅有兩部過3分的影片,分別是安德烈.薩金塞夫的《Loveless》和閉幕片林恩.雷姆賽的《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前者獲評審團獎,後者則榮獲男演員和最佳劇本獎(並列)。而中西媒體評價較兩極的影片,如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的《The Square》和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則分獲金棕櫚與並列最佳劇本。 不過,70週年盛典除了邀請各國大導齊聚一堂,在典禮前拍攝紀念大合照外,也在每次放映前透過銀幕呈現階梯,以此向這群偉大的導演們致敬。在華人導演部分,有陳凱歌、李安、王家衛、侯孝賢、胡金銓、楊德昌、張藝謀等人登上榮耀台階。 而在每五年就有的(70週年)紀念大獎【註1】,最終給予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今年她一舉有四部作品在坎城展映。至於榮譽金棕櫚獎今年則頒發給,夢工廠執行長、製片人傑佛瑞.凱森柏(Jeffrey Katzenberg),表彰他所開創的夢工廠對電影界的貢獻。 以下為完整得獎名單:

*官方評選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The Square》Ruben Östlund|瑞典

坎城70周年紀念大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

評審團大獎:《120 Beats Per Minute》Robin Campillo|法國

最佳導演獎:Sofia Coppola《The Beguiled》|美國

最佳男演員獎:Joaquin Phoenix《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英國 最佳女演員獎:Diane Kruger《In the Fade》|德國 最佳劇本獎:Yorgos Lanthimos《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希臘       Lynne Ramsay《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英國 評審團獎:《Loveless》Andrey Zvyagintsev|俄羅斯 金攝影機獎:《Jeune Femme》Léonor Serraille|法國(一種注目) 短片金棕櫚獎:《小城二月》邱陽 | 中國 短片評審團獎:《Ceiling》Teppo Airaksinen|芬蘭

【一種注目單元】

最佳影片:《A Man of Integrity》Mohammad Rasoulof|伊朗

評審團獎:《April’s Daughter》Michel Franco|墨西哥

最佳導演:《Wind River》Taylor Sheriden|美國

最佳詩意敘事:《Barbara》Mathieu Amalric|法國

最佳女演員:Jasmine Trinca《Lucky》|義大利

【學生短片競賽】(電影基石)  首獎:《Paul is Here》Valentina Maurel|比利時  第二獎:《Animal》Bahman Ark、Bahram Ark|伊朗  第三獎:《Two Youths Died》Tommaso Usberti|法國

*平行單元 【導演雙週】 藝術電影獎:《The Rider》趙新迪(Chloé Zhao)|美國  SACD獎:《Let The Sunshine In》Claire Denis |法國 《Lover For A Day》Philippe Garrel|法國  歐洲電影院獎:《A Ciambra》Jonas Carpignano|法國 ILLY短片獎:《Back to Genoa City》Benoit Grimalt

【國際影評人週】  奈斯派索評審團大獎:《Makala》Emmanuele Gras|法國  法國4遠見獎:《Gabriel And The Mountain》Feliipe Gamarano Barbosa|巴西、法國  Leica Cine短片發現獎:《Los Desheredados》Laura Ferrés Moreno|西班牙  甘基金會支持分布獎:《Gabriel And The Mountain》Feliipe Gamarano Barbosa|巴西、法國  SACD獎:《Ava》Léa Mysius|法國  Canel+短片獎:《The Best Fireworks Ever》Aleksandra Terpinska|波蘭

*獨立獎項

【國際費比西影評人獎】

主競賽:《120 Beats Per Minute》Robin Campillo|法國

一種注目:《Closeness》Kantemir Balagov|俄羅斯

平行單元:《The Nothing Factory》Pedro Pinho|葡萄牙(導演雙週)

【基督教評審團】

基督教評審團獎:《光》(Radiance)河瀨直美|日本

【酷兒金棕櫚陪審團】  酷兒金棕櫚獎:《120 Beats Per Minute》Robin Campillo|法國(主競賽)  短片酷兒棕櫚獎:《Islands》Yann Gonzalez|法國(國際影評人週)

【棕櫚狗陪審團】 金棕櫚狗狗獎:Bruno《The Meyerowitz Stories》|美國  評審團特別獎:Lupo《Ava》|法國  人道主義棕櫚狗獎:萊斯利·卡儂(Leslie Caron)和她的17歲救援狗 Tchi Tchi《The Durrells》

特別提及:Robert Pattison《Good Time》|美國

【金眼睛獎】(表彰紀錄片)

金眼睛獎:《Visages, Villages》Agnès Varda & JR|法國

特別提及:《Makala》Emmanuele Gras|法國

【金軌獎】(坎城原聲帶獎)

Oneohtrix Point Never《Good Time》|美國

技術藝術家火神獎:Josefin Asberg(美術設計)《The Square》|瑞典

弗朗索瓦·沙萊獎(獎勵具新聞價值之電影):《120 Beats Per Minute》Robin Campillo|法國

*榮譽獎 【榮譽金棕櫚獎】 夢工廠執行長 傑佛瑞.凱森柏(Jeffrey Katzenberg) 【ExcelLens攝影成就獎】 澳洲攝影師 杜可風 【蕭邦杯】 喬治·麥凱(George MacKay)(男性) 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女性) 【金馬車獎】 德國導演 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

(上圖為英國Screen Internationl 場刊,下圖為中國媒體評分團)

*評審團成員

【主競賽單元】

西班牙導演 佩卓‧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主席)

義大利導演 保羅‧索倫提諾(Paolo Sorrentino)

南韓導演 朴贊郁

德國女導演 瑪倫‧艾德(Maren Ade)

美國男演員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美國女演員 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

中國女演員 范冰冰

法國女導演、演員 艾格妮絲‧夏薇依(Agnès Jaoui)

法國作曲家 蓋布瑞‧亞德(Gabriel Yared)

【一種注目單元】

美國女演員 鄔瑪‧舒曼(Uma Thurman)(主席)

埃及導演 Mohamed Diab

法國男演員 Reda Kateb

比利時導演 Joachim Lafosse

捷克電影節藝術總監 Karel Och

【金攝影機獎】(首部作品

法國女演員 Sandrine Kiberlain(主席)

法國攝影師 Patrick Blossier

法國女演員Elodie Bouchez

法國導演 Guillaume Brac

M141主席 Thibault Carterot

法國編劇、影評人 Fabien Gaffez

瑞士製片人 Michael Merkt

【短片及電影基石單元】

羅馬尼亞導演Cristian Mungiu(主席)

法國女演員 Clotilde Hesme

美國導演、編劇 Barry Jenkins

新加坡導演、編劇 邱金海

希臘導演、編劇 Athina Rachel Tsangari

【註1】坎城影展在每逢五週年紀念,才會設立的週年紀念大獎。紀念大獎並無明確頒給人或是影片,可以是主競賽入圍特別表揚,也可以是個人成就肯定。 歷年週年紀念大獎名單: 1966年,20週年紀念大獎:奧森.威爾斯《夜半鐘聲》 1971年,25週年紀念大獎:維斯康提《魂斷威尼斯》與他終生成就【註1.1】 1977年,30週年紀念大獎(暫停) 1982年,35週年紀念大獎:安東尼奧尼《一個女人的身份證明》 1987年,40週年紀念大獎:費里尼《費里尼的剪貼簿》(一致通過) 1992年,45週年紀念大獎:詹姆斯.艾佛利《此情可問天》 1997年,50週年紀念大獎(終身成就獎):尤瑟夫‧夏因(Youssef Chahine) 2002年,55週年紀念大獎:麥可.摩爾《科倫拜校園事件》(一致通過) 2007年,60週年紀念大獎:葛斯.范.桑《迷幻公園》 2012年,65週年紀念大獎(暫停) 2017年,70週年紀念大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

【註1.1】坎城歷史中有三次停辦/中止紀錄,前兩次分別在1948年與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第三次因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中止。1966年(第19屆)的20週年,與1971年(第24屆)的25週年,是以1946年第1屆坎城開始舉辦計算。而在30週年紀念大獎暫停後,1982年(第35屆)35週年才延續以屆來計算。

【註2】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今年共有四部作品於坎城展映,包含兩部主競賽影片,《The Beguiled》和《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兩者分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競賽展映則有,《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和電視影集《謎湖之巔》(Top of the Lake)

(圖為金棕櫚獎得主《The Square》之得獎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