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52赫茲我愛你》─ 音樂的銳度,對嘴的藝術


《52赫茲我愛你》52Hz, I Love You ---------------------------------------------- 導演:魏德聖 編劇:魏德聖、游文興、蘇達 演員:林忠諭、莊鵑瑛、舒米恩 ---------------------------------------------- 《52赫茲我愛你》─ 音樂的銳度,對嘴的藝術 說起歌舞片,在今年奧斯卡《樂來越愛你》便就是一個典範,讓大家重回黃金好萊塢的片廠時代,當歌曲與舞蹈交織,不僅閃爍是銀幕上的光影,也翻開時代的扉頁,而在一部如此強而有力的音樂電影下,《52赫茲我愛你》的出現雖然氣勢盛足,可惜卻多少差強人意。 或許《樂來越愛你》的標準稍嫌高,那反觀近年華語歌舞片的態勢,令人想起的便是周杰倫的《天台》與杜琪峰的《華麗上班族》。這兩部恰好對《52赫茲我愛你》是兩個極端,周杰倫的《天台》雖在故事細節上盡顯短處,但你卻能感受到周杰倫在此部片所下的「音樂銳度」,這種銳度讓他作為歌舞類型的電影有了一定的底子。反而少了音樂銳度的杜琪峰,卻在《華麗上班族》中運用他熟悉的場面調度,搭配張叔平本身舞台劇鋼筋式的片廠設計,讓電影更兼具舞台劇的原型。所謂歌曲的展現也會更有渲染力。 《52赫茲我愛你》的缺點並非該部片未達到電影的完整度,而是恰巧未掌握到一部歌舞電影的精華─也就是「音樂」。 先拿周杰倫的《天台》來說,周杰倫或許不是一個好導演,但卻是一個好音樂家。分分鐘你能感受到他於《天台》所設計的音樂,再抓取音樂的風格來掌握電影場面的調性,如澡堂中的「卡門」曲風,周杰倫便以鬥牛之姿展現打鬥場面,在九成歌曲都由他出筆下,同樣身為導演的他便能知道歌曲在電影之中的重要性。 而《52赫茲我愛你》卻少了這種敏感度,舉例來說,同樣有快馬式節奏的「摩托車」之戲上,魏德聖卻未依音樂上的調性鋪排,我們能看見他多數將鏡頭停留在米非對嘴的特寫居多。所謂緊張、狂飆到迷茫、衝出,相對「單人」摩托車的徬徨,與「成群」社會壓力的暴衝,魏導並未用電影視覺彰顯歌曲的張力,也在他所營造的繪本色彩的泡泡中,音樂總是與影像呈現斷裂的狀態。 怎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場面調度?這就可以回到杜琪峰執導的《華麗上班族》身上,縱然魏德聖少了像周杰倫對音樂的敏銳,但同樣就不是音樂擅長的杜琪峰,卻能用場面的編排來襯托撐起羅大佑所寫的弦樂團澎湃。同樣拿取陳奕迅所演唱的「何必呢」一曲便可看見差別,從汽車狂飆到旋轉樓梯狂奔,電影上的「失控」透過同樣卡門式的音樂營造,再到陳奕迅具有厚度、嘶吼般的角色迷茫。單就這一場,杜琪峰從CG特效到內場搭景,鏡頭的延伸性夠足之下,也顯這條道路的漫長且尋不到無解的答案。 除了「音樂的銳度」外,魏德聖也欠缺另一項音樂電影的要素─就是「對嘴的藝術」。音樂電影不只音樂,連對嘴都是其大的關鍵之一,我們能見陳奕迅於《擺渡人》「對嘴」的澎湃、見天心於《華麗上班族》的心機盡現、見Emma Stone在《樂來越愛你》的「Audition」一曲,不論對嘴或現場收音,儘管有了音樂,但演員如何從口中利用對嘴對出該場戲的情緒,都是很重要的一門課。例如當曲目的高潮之處時,口腔嘴型的張大,所謂氣、音、形都該為一體顯於銀幕上,不僅是歌曲的張力被發散,單就影像也會具有渲染力。 說起「對嘴的藝術」,何不能提到每年「春晚」的假唱呢?你深感以為是真唱之時,也是歌手因音樂高低變化的口形,殊不知他們都只是配合旋律做出適當的「口技」。 所以回到《52赫茲我愛你》,對我來說音樂並非難聽,反而曲風的多元性是讓人可以接受,但眾演員卻無法駕馭音樂電影中最重要的歌曲渲染力。如當歌曲已至高點時,我們仍見小球嘴形依舊小嘴,或之神情上的變化,都是這群歌手在演出上的生澀(舒米恩是當中最掌握之人,卻也過多導致浮誇)。這不再是MV的對嘴為輔,而是成為電影關鍵的音樂鑰匙,顯然魏德聖在對嘴上未能掌握精隨。終其我們知道他會拍電影,但非也拍一部「音樂電影」。 對筆者而言,《52赫茲我愛你》不是失敗之作,而是「可惜」之作,它能造就出一部好的歌舞類型電影,卻太急於觀眾所需的東西。如歌唱,魏德聖似乎在選角上以「會唱」為優先準則,小球(莊鵑瑛(棉花糖樂團))、小玉(林忠諭(宇宙人))、米非(小男孩樂團)這些新人在金曲獎上已都是熟悉面孔,音樂能力的駕馭當然無庸置疑,但回到電影上的演技或是唱歌的渲染力,新人的掌握力還是有差,魏德聖對此看起來沒想這麼多。「音樂第一」讓《52赫茲我愛你》「成是音樂」,卻沒想到因演技的尷尬、音色的不和諧,與魏德聖對於音樂電影要素的掌握和細節,讓電影最終也「敗給音樂」。 回到劇本,《52赫茲我愛你》的頭並非開的不完美(我們暫且先不提該是情人節上檔,後挑了農曆賀歲檔),反倒是許多支線在後期太專注於聚焦、給予而犧牲遺忘。筆者依然肯定魏德聖對此音樂類型電影下了許多功夫,如我們能在花店的揭幕上,在趙詠華與小球的對唱中感受到「盼望愛情」的期待,也看見如同《秋水伊人》中雨傘店內母女的心思,又或舒米恩愉悅的於雨中跳舞,不用多想便是《萬花嬉春》的致敬(可惜這橋段略嫌短了)。 再者,魏德聖的美術搭景在此片還是能看得出用心,如喜愛樂器行的小門設計、花店無玻璃門隔閡的疏離、因撞車而導致彎腰郵筒,呈現情侶靠頭的意象,也是小球與小玉的初見。撇開或許想成就繪本式風格,而過於調染實景像CG的「別出心裁」(這應該不是《樓下的房客》),魏德聖在電影細節上與幽默添加下還是有得到既有的分數。 「我想聽到你說的是:『我也愛你』。」 不過可惜之處到是略多,如《52赫茲我愛你》最重要的小玉「52赫茲鯨魚」的孤獨意象,雖有提點到單相思的寄託,可惜如何得以與小球這隻「帶著刺(玫瑰)的貓」結合,劇本上並未交待清晰,只單以不期而遇、歡喜冤家的形式,讓孤獨的人不再如此孤單,讓迷茫的人重回原點再次結合。至於為何是貓與鯨魚電影始終沒有給出一個解答。 其實劇本發揮空間很大,像一開始小玉對於米非的「起床」(曖昧)暗示,到小玉對米非的未挽留錯身,《52赫茲我愛你》如果成功的話倒是能像《單身男女2》呈現糾結的四角關係,讓兩對兩對間更有情感的拉扯,而非莫名的相遇火花。所以在前期敘事鋪排、人物關係角色都完整確立下,後期對於愛情的產生、消散都有點來之太快。最終開頭『我也愛你』的遺憾,並未能讓兩者製造更多化學變化。 但因此卻能看出魏德聖在電影中的「隨和」,此「隨和」的產生即是迎合觀眾的口味,也拖垮了電影更流暢的敘事。如採用《海角七號》班底:范逸臣、馬念先、小應、民雄的樂團,馬如龍夫妻的出現等,來喚起觀眾的記憶,當然未嘗不可,但像林曉培與田中千繪飾演的服務生,卻能發現鏡頭過於刻意地停留特寫,而兩人對看到最後都並未對故事有任何影響,此設計也讓人一頭霧水。更別說柯文哲市長與同志認同議題的置入,即使「不一樣是一樣」,但這幾條線的有無也絲毫不影響故事的進行。 總歸而言,我們翻開近年華語歌舞片,前有《如果‧愛》與《天台》、後有《華麗上班族》,相較於舞台劇的形式呈現,《52赫茲我愛你》是試圖衝破「空間」的侷限,盼能回到現實愛情故事下,也打破觀眾對於歌舞(音樂)電影既有的想像。這跟周杰倫想展現音樂才華的《天台》、杜琪峰想挑戰室內片廠調度的《華麗上班族》都不同,縱然《52赫茲我愛你》在技術與音樂上的缺憾甚多,但魏德聖勇於嘗試的精神觀眾依然看在眼裡。 2017.01.30 今日秀泰 威視電影

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