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聲》─ 羅泓軫的人性偏見論與符號隱喻
《哭聲》The Wailing
★★★★ ----------------------------------------------------
導演:羅泓軫
編劇:羅泓軫
主演:郭度沅、黃正民、國村隼、千玗嬉
----------------------------------------------------
《哭聲》─ 羅泓軫的人性偏見論與符號隱喻
如說《哭聲》是近期韓影在台灣討論度最高的一部,絕不言過,在羅泓軫似真似假的劇情邏輯下,他將真實與謊言湊合在一起,也把善良與邪惡貼近到僅僅一線之隔,讓觀眾隨著驚悚緊張氛圍下,不斷試想揭露人性的醜惡面。羅泓珍的產量不多,但卻部部精品,磨礪六年後,《哭聲》僅作為他的第三部作品,卻能將如同《大法師》、《現代驅魔師》這種魔性呻吟,在張牙舞爪下仍能緊扣觀眾的心弦,這是導演的功力,也是作品的成功。
而《哭聲》最令人熱烈討論之處,就在於人的善良邪惡之區,縱使劇情的兜轉將觀眾繞進繞出,但這些好與壞卻非羅泓珍的重點,反而都是他電影中最喜歡探討也最擅長揣測道德底線的人性偏見,以下將就羅泓珍的作品脈絡,來一探《哭聲》中「真實」的人性之餌。
----------------------------------------------------
「他們卻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
耶穌說: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
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 我是有的。」
─ 《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 37-39節
在羅泓軫的電影中,縱使有著《追擊者》的犯罪鬥心、《黃海追緝》的動作灑血或《哭聲》的懸疑恐怖,在三部類型迥異的作品中,始終離不開他的中心主軸:「人的既定偏見」,或又可說「人性偏見論」。何謂「人性偏見」,其實不難理解,這種偏見可以是外界干擾與謠言,讓人心產生對於善惡的明顯劃分,但這劃分絕非實質接觸該特定對象後所作的見解,反是因為恐懼與想像,在未看前就已將該人貼上既定的標籤。
----------------------------------------------------
這種「偏見」其實也更能視為一種「瘋狂」,如同十六世紀所盛行的獵巫行動,正是一種瘋狂亂象的表徵。事實上,根本沒有所謂「巫」的存在,在實質考察後,巫充其都只是醫護人員,又或更普通的魔術師,只因他們有其傷治病人之能力,或玩其普通人無法達到的把戲,這些「異常」卻被無知者巫化,又在以訛傳訛下,恐懼的蔓延與瘋狂導致人性喪失,好與壞也再無法更客觀的區分,只能讓其喪膽的傳聞與荒謬行動持續展開。而「偏見」下的謠言,也可追溯到十七世紀盛行的「鬼屋」傳說,並非我們現今看見《厲陰宅》、《安娜貝爾》這種真憑實據之事。「鬼屋」的盛行說來可笑,最初起源卻只是一個小孩的把戲,因為討厭鄰家看似兇惡的婆婆,而躲在閣樓裡發出奇怪的聲響,在深夜作響時,就被傳成是間鬼屋。當時鬼屋的眾多也被考察多半都是惡作劇,或只因有過節或利益關係作出的復仇。但在無心插柳下,卻讓這些「偏見」延伸到對當事者無知的路人身上。
----------------------------------------------------
回到羅泓軫的人性偏見,可以清楚看見他所作的主角設定,一開始絕對有一個較為失敗的主角作為開端,《追擊者》中從事性買賣的前警察、《黃海追緝》中身無分文妻子離開的朝鮮族、《哭聲》裡屢屢遲到怠惰膽小的警察。接著就會各有一個好壞角色出現,而好壞的界定卻是我們眼下對於社會給他們的標籤。如《追擊者》中已清楚看見犯案過程的罪犯與審問的警察、《黃海追緝》中西裝筆挺的商業人士與掌控偷渡買兇事宜的帶頭者,和《哭聲》裡被視為惡魔的日本老人與看似救贖他們的薩滿法師。很明顯地,觀眾在電影初初,透過人物的行為,與殘忍駭聞的事蹟,早就幫這些角色擺好了位置,但卻不知道早已慢慢步入羅泓軫所設下的圈套,正如《哭聲》開頭的餌,我們是自己主動上鉤的。
----------------------------------------------------
再者,羅泓軫另一常見的劇情主軸,就是「明知是他卻又抓不到」的故事敘事,《追擊者》當中早已罪行暴露的罪犯、《黃海追緝》中殺人不成卻反被追捕的朝鮮族久南、《哭聲》裡被視為罪魁禍首的日本老人,這種令人牙癢的劇情,總讓觀眾心急如焚想將角色定罪,但又為何牙癢?又為何認為他一定是好,又或是壞?就在這種想抓卻又抓不到莫可奈何之下,似乎也顯露我們最初對主角的偏見認定,或者就是人心慾念蠢蠢欲動的象徵。就像在《哭聲》中為何鍾九就認定日本老人為凶手?起初還只是毒蘑菇揣測,但卻因聽到他人對他的惡魔行徑與村民說他行為古怪謠言,讓鍾九在之後調查改變了風向,以一個以外力附加的憤怒去搜查老人的家,然而當日本老人站在屋外看著屋內的鍾九,他卻可是一句話都沒說過。而也在沒問緣由之下,只眼見看似作法的祭壇、女兒的鞋子、死者的照片之牆,兩人也更再次「確認」他是兇手的身分,而這就是「偏見」的產生。當站在一個自認高道德社會角度,回看社會底層下的人民,只因今日他做的事趨於你本身道德上的惡,在「偏見認定」之下而讓他成為了惡人,但卻殊不知讓他成為這「惡人」卻正是身處於社會的我們。
----------------------------------------------------
悲哀,羅泓軫其實說的不只人性偏見,也包含了人性悲哀,而這悲哀的擴展也就在於一開始的善惡設置,這點就更顯重要!在電影於前三分之二時間都在為這「惡」做上琢磨與鋪排,此時羅泓軫必然會來個結局翻轉,而結局翻轉也就是關於外表好壞之下真正的內裏善惡。在這些一直受迫的角色中,羅泓軫大多時間都不會給他們做上解釋,因為就正如《哭聲》裏頭當神父說「你都還沒親眼看見,就已認定他是」,又或日本和尚說「我再多說什麼,你都早已認定我是惡魔。」隨著劇情推進,不論是氛圍營造或情節設置,這惡魔代號就早已被觀眾深植人心。所以在當影片後期,要真正揭開角色的好壞之時,也成為觀眾最驚呼的安排。
----------------------------------------------------
其實羅泓軫最想在電影問觀眾的問題不外乎就是「好為何是好?壞又為何是壞?」,在「壞」中,就像在《追擊者》中罪犯的形成,或許就如《無人知曉的七月十日》被社會閒言閒語所壓抑、嘲笑與折磨,但心中種子爆發後,世人只會看見他當下之事,卻未能了解邪惡的養成;而《黃海追緝》裡的久南,接其殺人之事,也只因在經濟困窘生活所迫下,希望得到一筆可舒緩的金錢,也順勢去韓國找尋離去他的妻子,他是一開始就決定殺人嗎?還又是因被國家或生活所邊緣化,不得已做出的選擇?最後《哭聲》裡日本老人說著正是開頭《路加福音》的話「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而這句話正是耶穌所說的,但一切早已為時已晚。老人是惡魔嗎?還是他最後的惡魔形象只是祭司助理內心所反射的心魔,就像老人說著:「只是拍照,你又何驚怕?」或許他從來都並無做過任何之事,死亡、亂象都只是外界幫他加上的罪刑,他所作的法甚至可能只是為了讓死者不輕易被惡鬼上身利用,但就只因偏見與謠言,這個可能性也被徹底阻斷,而眼前只剩我們心魔下自行塑造的魔鬼。一個好人被外在社會包裝成惡人之下,更別說又將驅神巫師看做為拯救世人的救贖,天使的出現與暗示或許都只是鍾九心中的幻影與拔河(所謂人心中的天使與魔鬼),關於要不要做,也關於相不相信,但反之更多是看不到的「真相」,包括最後才顯露的盒中相片。好的種子,如象徵結界的金魚草般,因我們的偏見,直到犯錯殺人之後,才恍然大悟,卻再也無法彌補,枯萎後也無法再次重生。
----------------------------------------------------
好人,什麼又是好人?羅泓軫的電影根本無所謂的「好」,他的好其實是壞與更壞下負負得正所形成的假象,而好的諷刺則在電影多數用符號隱喻。除了心理層面的審思,羅泓軫不外乎都會適度諷刺宗教與國族之間的掙扎與弊病,甚至包含韓影近年最常針貶的政府失能,而羅泓軫則是攻擊警察的失職性。《追擊者》、《黃海追緝》和《哭聲》共通點一定都有韓國警察,但這警察絕不是執行正義的表徵,反是一種疏忽卻又自恃的職業。從《追擊者》一再拷問動用私刑下,卻又依舊無法將眼前的罪犯繩之於法,但也在沒有搜查令與侵犯人權,警察也觸法了法紀;《黃海追緝》中警察也一再動用大批人力,不但追不到幕後大頭目,甚至還追錯了真正的目標,還更被他們眼中的壞人搶先一步看清了真相,而《哭聲》裡中鍾九所代表的警察更也是不分青紅皂白直搗老人居所,甚至在造成死傷後還刻意丟棄掩蓋事實。
----------------------------------------------------
宗教,也是導演在電影常見的元素,三者共通也就在於對於宗教神聖性的考量。在上帝的庇護下,一定都是好人嗎?實則不然,如《追擊者》罪犯所假冒的原身分是建造教堂之人,自己也刻劃著牆上的壁畫;《黃海追緝》欲殺目標居住在有天主教會的大樓裡,而主角最後則回到被害者家中(具教堂之意)做出了象徵性的告解;《哭聲》雖指輕描淡寫宗教,但卻讓這該成為庇護的地方瞬間成了袖手旁觀的角色。羅泓軫並非刻意醜化宗教,但他卻注入與社會不同的看法。或許現下社會會將宗教視為救贖之法,如同歐美驅魔一定必拿著十字架驅趕,但羅泓軫別於過去刻劃,反而認為有神的地方也並非都是光輝照耀,有光必有陰影,他更重視的是躲藏在陰影下未被正視的邊緣底層,他們所擁有的苦衷與無奈。
----------------------------------------------------
最後是國族諷刺,這點相對類型片都不太被重視,然而羅泓軫在三部卻儼然有漸進式將格局打開。《追擊者》算是對於韓國內部對於階級的批判,到《黃海追緝》則是著墨於被韓國邊緣化,卻有其血統,居住於中國的朝鮮族,而片中好似《原罪犯》只拿著一把斧頭勇闖,這並非莽撞,反是其多年被邊緣無視的怒氣與怨恨宣洩,身上流著朝鮮之血,卻一路從中國殺回了韓國中心,而那些掌握經濟命脈的企業家,卻也都成為了這些國族仇恨下的犧牲品;直至《哭聲》,羅泓軫再將視野回溯到被日殖民的韓國,這點也與《下女的誘惑》不謀而合,同樣的日本元素,如先撇開偏見之說,鍾九身為韓國人的恐懼,實質上卻是這位老人的日本身分所帶來的慌亂,也對比到在壓迫下所形成的反抗與自保,甚至與之韓國的性無能呼應到日本的性「侵犯」(此為土地掠奪之意),侵蝕的懼怕也一點點在村莊蔓延。曾在一篇文章看過,如把《哭聲》英文片名《The Wailing》翻譯成日文,那可是「嘆息」的意思,而同樣的英文,翻譯成韓文即是《哭聲》之意,片名語言的隱喻,導演也倒是玩了一把。
----------------------------------------------------
想當然爾,宗教(基督教與天主教)、國族(韓國、中國、日本)、警察,在社會標籤下勢必為好,但經過巧手包裝後,這些好,還是好嗎?對比與盲目追擊於壞的好,這份好實質就成為了人性的汙點。更有趣的是,在《哭聲》看似以一場災難收場,此時身為爸爸的鍾九卻說;「爸爸可以的…」然而在電影之後,這位「韓國警察」卻再也不可以了,另一層也是羅泓軫對於韓國政府司法的諷刺,而韓國子民也只能如具具屍體倒臥於血泊中。
----------------------------------------------------
《哭聲》最終的主旨就是關於人性,所謂人的心魔。當導演給予了這些,而作為觀眾的我們相信了什麼,是選擇主動上了導演的鉤,又或自有一番見解,但在見解中我們又為何選擇相信?而所謂的罪,正是我們冥冥之中為他人劃定好的界線,這也是羅泓軫在他的電影裡一直在試探的人性善惡與道德分界。如像《哭聲》,最終哭的或許不是家人的死亡,而是當這個世道已逐漸被謠言偏見妖魔化的悲鳴。
如雞鳴,三聲未完,人間已成煉獄,喪心病狂。
20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