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從《十年》成功反觀短片集電影熱潮:《GOOD TAKE》與《打開我天空》


從《十年》成功反觀短片集電影熱潮 :《GOOD TAKE》與《打開我天空》

今年四月初,在《十年》勇奪了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後,雖帶起了政治與藝術之間的議題討論,但當一部電影會如此成功,它所蘊含的價值也不會僅限於它電影所述的母題和作者散發出來的精神。相反,《十年》的話題性卻意外帶起短片集電影在商業市場的潛力,而此篇也將從《十年》成功反觀近期再次興盛的短片集電影(註:此處的短片集電影範圍指多位導演合一之作品。)

過去,短片集電影不是一個鮮少運用的類型,但卻是一個屬於被動且較少出現於市場中的題材。從歐洲來看,它們的短片集電影多數以紀念價值為主,舉凡為坎城60周年紀念以「電影院」為題材而拍攝的《坎城影展60周年紀念短片集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Chacun son Cinéma, 2007);聚集眾多名導以巴黎為背景,成為第60屆坎城影展開幕片的《巴黎我爱你》(Paris, I Love You, 2006),又或延續前者的《紐約我愛你》(New York, I Love You, 2006)等。而回到亞洲,這種短片集電影又更少見,或更明確的以齊聚大導為以示紀念,如有著於香港國際電影節展映穆森‧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蔡明亮、黃建新、嚴浩的《美好2015》;金馬影展計畫號召台灣人大團結,由二十位大師參與的《十加十》(10+10, 2011)代表新加坡參選第八十八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的電影《七封信》(7 Letters, 2015)。但上述的電影幾乎不在普通大眾的院線電影中出現,多數也僅限於國際影展上展映,就算進入商業市場中,它們所附加的價值和討論性也少之又少。

而在《十年》的得獎氣勢下,短片集電影在市場上的似乎出現了反彈。由五位先浪潮導演所合導的《十年》,它的成功或許不僅僅只是它對於時代的反思與呈現。從短片集電影來看,雖短片質量不是這麼盡善盡美,有稍嫌粗糙之嫌,但一方面《十年》它卻是富有短片集電影所該有的「主題性」。不再是以「紀念」性質而構思,而是一個試圖與人民對話、牽繫土地情懷的一部具反思與感慨之電影。所以在上院線之初,不論對於香港或台灣,面對當下急迫的現況,造就了一股討論熱潮,縱使上映戲院不為多,但也成為了帶動票房市場的契機。

契機的產生,是否也就意味著短片集電影的可行性?而這後續效應就必須提及,在《十年》之後,隨後於香港上映的兩部短片集電影《GOOD TAKE》與《打開我天空》(Good Take 2, 2016)。雖兩者片名不同,但眼尖的觀眾就會從英文片名上看見兩者為同一系列作品,但這兩部卻又並非因《十年》而拍攝,而是搭上《十年》旋風趁機重新打包所上映的電影。總計《GOOD TAKE》與《打開我天空》共有九部短片,分別為曾國祥《水泥》黃智亨《囍宴》、黃進《Good Take》、楊龍澄《不一定》、黃精甫《嚇鬼》、鍾楚喬《樂兒》、鄭思傑《等》、麥曦茵《青春》、唐家偉《盜亦有導》。前者(前五部)以其一的短片作命名,後者(後四部)則以「夢想」大主題為包裝,然而不刻意主打與述說下,觀眾不知道這九部中的七部,卻是出自於2013年於亞太影展首映後,遲遲未上院線的《澳門街》。

在觀看《GOOD TAKE》與《打開我天空》之時,其實不難發現當中有著許多澳門元素,但多數只有驚鴻一瞥,這也是當初以澳門為主題短片,被批評為最不澳門的《澳門街》,而如今卻是掩人耳目打著「香港電影」名號上映。在看回當中短片集,《十年》一部分成功也在於新導演們郭臻、黃飛鵬、歐文傑、周冠威、伍嘉良初出茅廬的不懼與勇敢,在「寓言」與「預言」中徘徊,又進而對照著現實,實而又有一份對於新導演的鼓勵與認識。反觀兩部電影中的導演們,卻都是有著數片長片經驗,如曾國祥、黃精甫、黃智亨、鄭思傑、麥曦茵等人,但在有許多歷練下,短片雖有調度與吸引性,但卻少了一種完整性。不論於劇情有過多缺陷、鋪層也不甚流暢,縱使風格盡現類型片盡出,有想法故事且資金充足,卡司也非常龐大,但執行力卻不是具有實質電影經驗所應表現的功力,有時更淪於俗套與矯揉造作的自我良好,而這些都與《十年》的質樸與單純直接相差甚遠。

相反,《GOOD TAKE》與《打開我天空》的上映,似乎也試圖投入因《十年》所帶動的短片集熱潮,短片集電影如前面所述,幾乎是一個不太討好且不熱絡的市場。對於大眾而言,鮮於關注短片動向,更不用說會注意類似「香港鮮浪潮」或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等的短片競賽,挖掘新導演的可能性。但論成功性,對於此一類型來說,《十年》卻擁有著不同於其他的「統一性」,在一個大主軸下作題,也在不同導演之中,對於短片順序編排有著漸進的思量與電影所需做到的起伏,它並非為了擺而擺,也非為了導而導。或許它的簡單剛好正中這個「居危思危」的時代與人民現下的焦躁不安,這是一種偶然,卻不是一種必然。所以反觀後續兩部短片集電影,在短片質量都參差不齊下,為了趕上風潮而急於打包上映的策略,只會越顯電影中的所犯的毛病與紕漏,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