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小事》─ 社會大惡
《殺人小事》Much Ado About Nothing
----------------------------------------------------
Director: Alejandro Fernández Almendras
Writers: Alejandro Fernández Almendras, Jerónimo Rodríguez
Stars: Agustín Silva, Li Fridman, Paulina García
----------------------------------------------------
《殺人小事》─ 社會大惡
「因此邪惡不存在於邪惡之人心中,想到就令人痛心。」
邪惡的養成,絕非一朝一日所能建立;社會的罪惡,也絕非一人一事便能亂為,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一個絲毫不經意的時間,往往成為劍指自己的利刃,而這一刀,雖戳上一面巨大的共犯結構之牆,但卻毫無反擊之力。當所有罪證罪名皆可偽造脫身時,邪惡,便從這小事蔓延而出。今年在北影「浮世回聲」單元的《殺人小事》便將揭開這社會大惡的醜陋面紗。
----------------------------------------------------
「真相不見得是真相」
我們該相信我們眼前所見嗎?當法律成為了有權勢之人的把戲,底下的庶民儼然都成了代罪羔羊,我們被加註的罪惡分分鐘都在襯托出他們的清白。和許多相同議題不同,《殺人小事》並非極力掩蓋事情的真相,反而從一開始就破題而出,但卻從你我都熟悉的生活開始。當你卸下防備,享魚水之歡時,卻不知自己早已一步步陷入邪惡的泥沼當中,每一次的聚會不再只有社交,反而是權貴者自行舉辦的尋找獵物之會。
----------------------------------------------------
「我們一開始就輸了」
所謂「代價」,便由此而出,當你仍堅守自己的正義,卻早已被他們剝奪前往清白的通行證,就算是「好人」又有何用?社會的生存法則,從來就不為弱勢者而定,而是掌握於擁有金錢、權勢、關係的強權者。法律,也不再是正義之詞,而成為他們尋找漏洞與灰色地帶的金錢遊戲。現實絕非易事,沒有人會教你,只能自學,更多的是課本學不到的東西。只要權力一天在他們手中,殺人可化為小事,清白也可染成惡黑。
----------------------------------------------------
來自智利的《殺人小事》透過再平常不過的日常,當你我日漸安逸的同時,卻抽絲猶如《大犯罪家》、《共犯效應》等批判中產階級的醜惡社會弊根與病態。在影片前期焦點擺在主角身上,以淺焦的方式讓我們看不見所有的事實經過,沒有車禍,只剩吵雜的畫外音。我們雖能依稀聽見它們談論的事情,但對於主角而言,則身在迷茫之中,而這些看不見的,正是邪惡發生之時卻成為最後將我們置於有罪之境,甚至片中所出現的時間反過來卻成為口供關鍵(觀影時須注意時間),影片也利用音樂風格的變化,提醒觀眾該身處的情境與心態,當同一首歌曲響起時,前者是毫不知情的歡愉,後者卻是無奈地尋找自身清白,更在事態嚴重之時,抽離一切音樂,讓這事實更為顯得冷冽且真實。
----------------------------------------------------
最可怕的是,當我們眼見這罪惡的恣意亂行,卻沒有絲毫能力能去幫助他,正如開頭兩位坐在床上的男孩們,正嘻笑看著可能產生車禍的監視畫面,現實的我們何嘗也不是這樣冷眼旁觀的說笑是非,卻未曾想盡一份力去面對社會的共犯結構。一件《殺人小事》,卻可能長成邪惡大樹,當它深根讓人習以為常時,病的不再是個體或家族,而是整個社會!
但回過頭想,最令人唏噓的是,我們也何嘗不是主角,曾因為利益而心竅,也因為懂得社會生存法則,願意承擔刑罰與輿論撻伐,找到一處井水不犯的安逸之地,漸漸地,我們也成為扶持罪惡生長的共犯之一。
----------------------------------------------------
當男主角維森特若無其事的來到這群「朋友」的派對中,另一位「新獵物」再度上門,他們相談甚歡後再次出門遠遊,一切彷彿就似曾相識。剩下的杯盤狼藉就如同殘局,當傭人撲滅火苗,證據湮滅,而羔羊再度出現,邪惡列車也再次開動。
2016.06.07 西門新光
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
《殺人小事》北影場次
2016/06/30 21:20 新光影城1廳
2016/07/04 13:10 新光影城1廳
2016/07/07 14:30 臺北市中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