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漫長等待》─ 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西西里的漫長等待》The Wait
★★★✩
----------------------------------------------------
Director: Piero Messina
Writers: Giacomo Bendotti, Ilaria Macchia
Stars: Juliette Binoche, Giorgio Colangeli, Lou de Laâge
----------------------------------------------------
《西西里的漫長等待》─ 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等待」,這命題就已開宗明義的揭露,當微小光點從闃黑之中擴散而出,開頭如彌散般的雕像佇立而現,每個人滿佈哀愁的面容,直至在模糊人群之中,畢諾許淚眼垂低的悲鳴面孔才從黑暗中凸顯。就在死亡氣氛瀰漫的開場下,沉默也成了最有力的輔佐,更從原本光亮的屋子緩緩的佈上黑幕,沒有鏡照也看不到自己如此憂愁,只能獨自坐在床邊。畢諾許的臉部大特寫此時正對著觀眾,但眼神竟是如沒有靈魂般的空洞,又或不停試問我們,她在想什麼?而他又在哪裡?此時,過白轉場的抹煞將我們從絕望之中拉回了現實。
----------------------------------------------------
對比於開場的不語,電影此時下了The XX《The Missing》,才代替人物說出了第一句話,但歌詞中「My Heart is beating」的重複揪心苦痛,並沒有隨著旅行而得到舒緩,反是透過X光的負片顯影透視內心,沉甸甸的石頭依然在心頭擺放。直至未婚妻來到,原以為將有活躍情緒的轉換,卻相反蒙上另一層尷尬。「他在哪裡?」每當這一次次的關鍵詞提點,總刺痛著這不願面對的殘酷事實,但即使不說,從抱著一塊粉紅色氣墊的痛苦、面對下雨之窗手拿鏡面破碎的手機、到直升機徘徊於水面的搜尋,都能眼見母親對於兒子離開的痛苦與不安。
----------------------------------------------------
或許《西西里的漫長等待》是個淺而易見的故事主軸,關於死亡的釋懷,關於家人的諒解,這又像我們在《愛重逢之後》、《我最親愛的》、《百日告別》所眼見的,雖亡者的肉體消逝,但他所留有的回憶與生活仍舊影響著與他相關之人。當這些有關者因他聚集在此,會有怎樣的情緒與對話?情人之思和親人之痛不停的縈繞在生活之中,只是一再面對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和一件殘酷說不出口的事實。面對摯愛的死亡,沒有一個人是好受的,只因曾經在乎,也曾經想像。
在《西西里的漫長等待》中,畢諾許與拉潔有了巧妙的呼應,看似一開始總呈現對比,如個性不語的歇斯底里和奔放的年輕氣盛;或同樣的床邊背影,一是歌曲之歡,另一是靜默之哭;又或一知其事實的謊言覆蓋,和另一毫不知情的真誠問題,在一開始的融合之下,兩人關係總面面相覷。但隨著兒子與未婚夫,這同時被賦予兩個人生角色、不見蹤跡的男子,卻利用思念與留言,悄悄將兩者拉至同一條道路上,從磨合到了解,看見似曾相識的面容,過著相互融洽的生活,直至不捨才痛下決定,最後同時走上救贖之道,選擇放手與諒解。
----------------------------------------------------
「你說他復活節會回來的」,然而這誣陷的指使,卻是自己心靈上的交代與掙扎。如同《我的長崎母親》中,雖然是一件希望促成的好事,但畢竟亡者已逝,對於生者來說,推延留守相反成為另一種負擔與愧歉。透過Leonardo Cohen低鳴吟唱的《Waiting for the Miracle》,這一場舞顯得不再輕盈,「等待」,不只是未婚妻的疑惑,連母親也都在等待這問題的答案,然而奇蹟是如此渺茫。甚至在等待之前,還不容易敞開心扉,卻要面對放手的困難。「你走吧!忘記他!過自己的生活」,雖聽似一句氣話,但眼前的女子正是可能成為她媳婦之人,她喜歡她,但也不想因這漫長的等待,耽誤她美好的年華。此話一出後,屋內房間的光亮再次遁入緊閉門窗的無窮黑暗中,曾經的歡笑也轉換為更加緊皺的眉頭。
Leonardo Cohen《Waiting for the Miracle》
----------------------------------------------------
電影中大量以留白影像去凝聚心思情緒,此時更顯現出演技的重要性,而畢諾許更是在其中有了充分的發揮。從隻字不提的醞釀,只要一個眼神都能體現出她的心情,即使一次皺眉、一道勉強擠出的笑容、忍住悲傷的偽裝,就算僅有一顆微微的手機藍光輔佐,光影對比雕砌面孔的悲鳴更加來得冷冽。而另一方面飾演未婚妻的拉潔,到有點操之過急,雖形成強大的對比,但畢竟演技的細膩度卻一眼看的出差別。而電影節奏雖緩,但這緩卻延伸出等待的時間性,你會為未婚妻焦躁不安,但在深知這不語的真相後,卻又顯露出失語的悲鳴感。這位義大利新導演Piero Messina首部作品雖看似建立較無新意的故事下,依然能被這營造的氛圍所感染動容,但已能將意象轉換為影像,不至於自我呻吟,實屬及格之作。
----------------------------------------------------
「我又做了一個關於水的夢,夢中有你,上面很熱,我們要走過很長的階梯。你在哪裡?我想你」
同樣一句話,在前面看似甜言蜜語,在後面卻呈現彌散的安慰,而「復活節」並不是一個值得慶祝之日,而是這一天才能與兒子相聚之日。當鏡頭不離開畢諾許時,我們已心知肚明,就算只有一隻清晰的手掌,霧面玻璃背後的面孔依然留下想像,直到踏上亡靈回歸之路,攜手走過沿途光火的階梯,頓時亡靈與彼此的思念才獲得救贖。然而救贖後,卻是失去的開始,撇眼還在我身邊的你,轉頭已消失不見,人群中再也找不到你的身影,或許正提醒著我們是時候該放手。影像從慶祝的燈火明亮轉為藍色憂鬱色調,這是希望的澆熄,也是傷口的癒合,當頭帶白尖之帽的隊伍穿越母親而過,是思念的最後一搏,更是放手的倒數開始。於此同時當未婚妻看見開頭隨她而來合十雕像再次顯現,母親留言的播放而出,一切早就盡在不言中。
----------------------------------------------------
「接下來這裡要變冷清了」
告別後,兩人似乎都得到了撫平傷痛的良藥,然而母親卻仍再等待,當她目送未婚妻離開門外後,卻依舊凝視眼前靜默不語。或許在她心中,依然盼望奇蹟的發生,門邊或許會有另一道黑影走來,不管時間再如何流淌,心裡始終相信「總有一天,你會回來的。」
----------------------------------------------------
片尾又再次回到The XX《The Missing》,遇見了,思念了,但傷痛之心依舊再跳動,只是這次換了另一種方式。漫長等待不止於西西里,也許這一世都難以忘記我們曾經的回憶。
The XX《The Missing》
本片入圍第72屆威尼斯主競賽
2016.06.03 國賓長春
Sky Digi Entertainment Co. (天馬行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