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關於父親(下)─《河流和我的父親》

關於父親(下)─《河流和我的父親》

關於父親(上)裡,我們已細談《河北臺北》和《調查父親》兩部關於父親的紀錄片,而在關於父親(下),筆者將對李珞在2010年所拍攝的《河流和我的父親》進行解讀與雜談。

河流和我的父親 Rivers and My Father ★★★★

李珞LI Luo2010 | 加拿大、China | 75min | 彩色 | DCP

與上述兩部片相當不同,比起一般紀錄片總以日常生活或物件進行拍攝回憶及重組,來完成一段屬於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感情。但李珞卻打破我們印象中紀錄片該有的形式,在影片中能看見李珞使用了「重演」的技法,來回首童年往事與父親的自述,並以畫面先行再者補充之形式貫穿。在前期你會彷若看劇情片一般,心中不經對所謂「紀錄片」帶著存疑,而後此一「劇情片」在剪輯或時空上都如此不易咀嚼,但相反在畫面呈現,你卻能一步步通過李珞的建構、拆解、重組,看到他對於父親的思念。

對我來說《河流和我的父親》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紀錄片,特別的點有一部分也是來自電影結構的巧思,當「河流」題字作為影像開端,你會問起「和我的父親」呢?這也是電影最具魔力的地方。它肯定是一部紀錄片,而李珞卻運用刻意「劇情片」的基底,來搭建起他與父親之間的橋樑。當父親的《六十自述》從文字轉為影像,或許呈現的不再只是文中所埋藏的往事,更多的是李珞在拍攝中所添加的情感,在影像裡,父親總是不語,反而是李珞以自身角度作為旁白,來觀看父親的回憶錄。小時候的懵懂、看似無知模糊的生活,片中的舉動熟悉又陌生,到多年後進而從父親的文字了解到當時的故事,而影片更多部分則是李珞自身情感的灌注。

紀錄片,記錄著什麼?對於《河流和我的父親》,李珞正是用這種重演的方式,與父親建築起他們共同的回憶,當我們從影像中的縫隙晃動,直至恍然才知是躲在父親雨衣的孩童視角,又或再最後吃飯特寫孩子的碗,但卻凸顯出父親夾菜的關心,所有舉動的種種,皆來自當時李珞對父親所塑造的形象和尊敬。另一方面,他更藉以解構電影層面來完成與父親間的對話,這種感覺就讓我想起洪尚秀《錯戀》,通過兩段不同的男女視角,卻發展出不一樣的對話與情節,此片正是有異曲同工 之處,從《河流》的黑底白字,到《我的父親》的白底黑字,自己的旁白聲演對比父親的文字靜默,當影像與文字不停穿插解釋,剪輯敘事的自我見解與批評,似乎也帶起父子之間的親暱對話,有趣且不乏味,兩父子的你來我往,這無非就是種「紀錄」。

對比起佔其八成的「虛構」劇情,回到影片的「真實」生活,似乎這兩者不再這麼天差地遠,反而透過互相對照下,產生出濃厚的思念情緒。當移民加拿大的李珞,攤開一張河流地圖,延循著河流的水紋,也在找尋著關於父親的脈絡,以及他來自的故鄉。其實在李珞的旁白中,不時都能聽到他對於家鄉的緬懷,看著同事與女兒吃飯,卻想起當時中午空閒的自己和父親,同是一桌,熱了飯菜,雖是短暫,但也是兩人最靠近的時光;或在機場時,每每離境回鄉的暗示,重回父親的懷抱也愈是明顯。當他鄉的場景與回憶結合,李珞不只拿取父親的自述,甚至也將現實的自己擺進至「虛構」的影像中。

我們總是在電影之中喜歡分辨何謂「真實」、何謂「虛構」,但當《河流和我的父親》的片名題字才在最後完整呈現,一切也豁然開朗。或許它們並不是極端的兩面,而早已合為一體。透過父親「真實」的文字、透過兒子「虛構」的影像,結合成一段最寫實也卻最生活的「紀錄」。紀錄現在的自己,也紀錄著父親現實的面容。也在不同時空(祖父、父親和自己)的來往,孩子的模擬重演、父親家人的真實出演,甚至破壞真實性的大量畫外音呈現,彷若李珞也藉由一起拍片的回憶,去完成非僅他個人主觀表達的「紀錄片」。

「當我和父親說了我的想法,他卻一點也不在意。或許他只想用文字表達,而不想拍成電影。」

撇除文字與影像,地圖上的河流和父親載浮載沉的河岸,也成為父子在不同世代中也存在的寄託與關聯。當一艘輪船慢慢駛過水面,它所掀起的漣漪,不僅乘載了故鄉思緒,也蘊含著李珞對於父親的私人告白。

2016.05.08 光點華山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