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計程人生》─ 獻給電影的自由宣言


《計程人生》Taxi

★★★★★

----------------------------------------------------

Director: Jafar Panahi

Writer: Jafar Panahi

Star: Jafar Panahi

----------------------------------------------------

《計程人生》─ 獻給電影的自由宣言

「他們明明做了這些事,我們卻不能拍出來?」

當潘納希的姪女為了拍攝一部「真實」又能「公映」的影片,向這位知名大導演問了一個最簡單卻一言難盡之問題,老師說「要實事求是,但是不要把真相拍出來,如果真相是負面的、擾亂和諧的,就不能拍出來」但就像導演所言哪些應該是真實的?哪些應該是不真實的?一切聽起來都是真的,就算拍出來了,某些人卻不想讓大家知道這些真相,但就算被限制侷限,卻要仍突破難關,讓大家看見這些應該被知道的事實,而《計程人生》正是封實踐此為的電影情書。

----------------------------------------------------

看似一個日常計程車的一天,你都能從不同的對話來解不同的議題,如一開始對於小偷的罪刑到死刑存廢的正義思辯(或是現今我們可借鏡之),「沒有人生來就是罪犯,死刑不能改變任何事」的理念,在教師與神秘乘客的唇槍舌戰後才發現其卻是小偷同行,只因覺得偷窮人沒底線,反倒剝繭另一種歧異的社會亂象,透視問題之根源。隨後搭上車的盜版小販,卻又一眼認出導演,前方的攝影機、後頭的演員群,伊朗人都深知這位被監視導演的別有心意。當他拿出盜版碟片時,或許總被我們冠上不道德行為,但卻了解導演也曾光顧過,就好比賈樟柯也曾看過盜版,但你必須問為何是盜版而不是戲院?錫蘭的《小亞細亞往事》、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甚至金基德、黑澤明,這些看似更應被大銀幕所震撼的大導之片,卻因政府環境的嚴格限制,剷除任何一切宣揚國族主義之戲,「禁片」的數量早已遠多出碟商手上的片量。而潘納希也在之中留下給下一代電影人的忠告:「聽著這些電影已經被拍出來,故事也被人說過了,你要自己去摸索找主題,靈感不是憑空自來。」正對應他當下所作之事,他的電影即是生活,將感受與不安反映在電影中,留待觀眾進而去思考作為。

----------------------------------------------------

除了政治因素為題,潘納希也對法律、信仰和人性作出反問,當丈夫身負重傷,想做的最後一件事竟是「立遺囑」,因為他深知如「依照法律」,沒有證明,他的妻子只會得到一隻雞,毫無建設的法律和沒根沒據的社會至此建立。但老婆呢?從她一上車就極力撇清自己作為,甚至老公都已安然無恙,卻仍心想拿回那段關鍵視頻,讓人不勝唏噓。而後要前往清泉山的兩位老婦,卻極力堅持魚要準時到要不然會死,只因她們情誼深厚,同樣十二點出生,也必須十二點放生,「這不是普通的魚,你不明白」她向導演說,但諷刺的是她們的行為卻是放走兩條再從河裡撈兩條飼養,要不然她們會死,荒誕的健康長壽迷思及準時之頑固,卻間接反映出這過於拘泥且不懂變通之社會。

----------------------------------------------------

「可以發行的電影必須遵守規則:

 1.女性必須帶面紗

 2.男女不得有任何接觸

 3.不能表現悲慘生活以及暴力行為

 4.正派角色禁止配戴領帶

 5.禁止涉及政治性話題

 6.禁止使用波斯語姓,盡量使用先知的名字命名

 老師說還有很多,要自己去體會替除掉,你們比我更明白。」

電影在這段也走向非常有趣的視角,接下來你會看到他的親姪女和阿姨朋友。首先出場的親姪女,她總是不斷問問題,也對叔叔說不能說謊必須嚴守紀律,當潘納希笑而不語之時,對拍片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的她問的全都是關於電影,如何才能拍出一部可以「發行」的電影,此時這正也是潘納希想問伊朗政府的問題,有趣的是他卻藉以一位涉世未深的女孩來的口來問出。「每個導演都知道,你難道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但你也必須知道為什麼如愛上一位阿富汗人、男生被趕走、女生被禁足的情節卻一概不能出現於電影終,當這些人都長的就和你我一樣,我們卻不能拍出他們的辛酸和哀傷,只因這一切不符合所謂的「善良風俗」;甚至要刻意製造正義凸顯歌頌犧牲精神,把明明該是正派的人物改頭換面成為另一種矯情,你卻說這不同,那是現實生活。雖說這些規則是針對電影,但電影卻往往呈現是真實的面貌,而不能發行也成為最冷酷的事實。

----------------------------------------------------

「有些人總在做一些事,為了讓我們明白,我們被他們監視苟延殘喘。他們慣用的伎倆,首先會捏造一件事時來栽贓你,再給你扣上敗壞道德的帽子。他們把你的生活變成一座監獄,當你走出家門,這個城市變成了一個大監獄;他們讓你的摯友變成仇敵,要麼你只能逃離這裡,要麼你只能把牢底坐穿。」

而來到阿姨朋友,她的身分就有如導演最渴望的心聲,我們為何這麼做,總好像有人不停向我質問,雖然我們眼睛雖然被蒙蔽,但耳朵卻更加靈敏,靜靜聆聽社會現實。而電影也並非虛構,甚至許多情節一模一樣(在這裡阿姨指出導演執導的電影《越位》(Offside, 2006)[註1]),逼迫你上鏡說出那些被捏造的事實,不由得想起近期香港銅鑼灣書店失蹤事件[註2],荒謬的行徑和無可救藥的國家,如今我們只能自力更生奮勇出擊,即使毫無根據被勒令禁止工作,不論律師或是導演,被禁止該是尊重的人權行為,但我們依然有讓事實撥雲見日的責任!這些所謂的陰暗思想,到頭來都只是越顯現出國家的無知與恐懼。既然為真,又何以見不得人?

----------------------------------------------------

伊朗電影到底有何之魔力?身為第三世界的電影工業,在每年三大影節中必然不會缺席這個國家。在去年柏林斬獲金熊的《計程人生》似乎可以對照今年香港金像獎榮獲最佳影片的《十年》,兩者有異曲同工的將政治性放大(不否認三大影節中,就屬柏林最具政治化),但你卻能從頒獎過程看出些許端倪,上台的竟是本片的演員(即導演的親姪女),而導演呢?當潘納希三度無懼禁令偷渡自己電影,就在金熊加持放大下,卻又清晰反射出伊朗現今國家的政治反面。

----------------------------------------------------

《計程人生》雖僅短短82分鐘,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卻巧妙運用他的故事編排,藉自己說故事,進而拓視伊朗國家整體,將社會百態裝進一輛計程車,利用攝影機對抗現實政治,而在以類紀錄片表達之下,雖安排是假,但所說的卻是如此真實。在電影之中,除了演員們之間的對話,看似自然閒聊,有趣的是他甚至故意說破,更不忌諱讓人知道這就是攝影機,當賣盜版碟小販說著:「他們都是演員嗎?」一句話即又將電影拉到至「戲中戲」層面。潘納希也曾表示「他所拍的仍是一部電影」沒錯,永遠都是,如果不是那它真的就叫《這不是一部電影》(This is not a film, 2011)[註3]

或許我們都可見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在《十段生命的律動》(Ten)中同樣以仿紀錄片,一顆鏡頭、六個女人、十段對話展現女性面對的困境,而《計程人生》卻讓我想起伊朗電影之母洛珊‧班妮蒂瑪(Rakhshan Bani-Etemad)前年入圍威尼斯影展之作《德黑蘭人間傳奇》(Tales)[註4],更多面的反映現實,七個人、七段故事,不停針貶政府及對於展現那份社會環境的憐憫,而就像電影所說的「影片拍了註定就是要被播放的」,你也能從《計程人生》中感受到賈法潘納希對於電影的熱愛,甚至敢於推翻現狀的勇氣。

----------------------------------------------------

「這朵花送給熱愛電影的人們」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而《計程人生》正是從石牆裂縫中所盛開的一朵鮮紅玫瑰,在片尾名單出現時,導演沒掛上任何工作人員之名字,他知道這部電影的風險,更寧願自己承擔,縱使可以有名字,他卻說:「這部電影不會展示演職員名單,向所有提供支持的人員表達感激之情,沒有它們寶貴的協助,這部電影不會問世。」如今,這部獻給電影的自由宣言,雖簡單但卻如此地鏗鏘有力!

----------------------------------------------------

「先別管了,回頭再來偷!」

結尾以黑幕話語作結,也是潘納希對於自己的處境所作的調侃,在過程中他聽到了聲音,仿若被監視,當鏡頭晃動,攝影機被拆,這些人進入車內找尋記憶卡,而裡頭的內容正是我們剛剛耳聽所聞眼看所見的種種荒誕之事。慶幸的是,如真被偷走,我們就再也看不到這部電影。

----------------------------------------------------

註1:《越位》(Offside),是Jafar Panahi在2006年所指導之長片,故事講述一個女孩想要去觀看世界盃資格賽,卻由於性別的原因而被禁止。由於規定女性球迷不能進入球場觀看,她也試圖裝扮成男孩矇混過關,不幸的是,最後卻被發現並被拘捕。而本片也被伊朗視為禁片。至今在Jafar Panah的導演生涯中,總計從2000年的《生命的圓圈》開始,連續六部電影,包括《深紅的金子》、《越位》、《這不是一部電影》、《好戲不散場》,到2015年的《計程人生》,在伊朗被通通視為禁片不得放映。

註2:銅鑼灣書店失蹤事件是發生於2015年10月至12月期間,該店的股東、工作人員總計五人已失蹤半個月到3個月後,最後被證實身處中國大陸並受有關當局控制。而後在報章雜誌都在尋找人影之時,中國當局卻悄然播放當事人們的自白錄影,以對談形式講述自己只是為配合調查而被移送至此,公開審判且捏造事實痕跡明顯,諷刺的是,該是通關的返鄉證依然默默擺在他們位於香港的家中。此事件也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

註3:《這不是一部電影》(This is not a film),由Mojtaba Mirtahmasb和Jafar Panahi共同執導的紀錄片,2010年因潘納希參與反對伊朗政府宣傳活動而被起訴,並被判6年徒刑及剝奪20年社會權利,其中包括不得拍電影及從事藝術之行為,此片就是真實記錄自己因「宣傳反對政權思想」而被囚禁在家中的片段,而隨後此部也艱難地偷渡至坎城影展放映。

----------------------------------------------------

2015.10.15

Maison Mo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