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雲圖》─ 星群裡的箇中奧妙

《雲圖》Cloud Atlas

★★★★ ----------------------------------------------------

Directors: Tom Tykwer, Lana Wachowski, Lilly Wachowski

Writers: David Mitchell (novel), Lana Wachowski, Lilly Wachowski, Tom Tykwer

Stars: Tom Hanks, Halle Berry, Hugh Grant

----------------------------------------------------

《雲圖》─ 星群裡的箇中奧妙

說起《雲圖》,這是一部科幻又奇怪的電影,外在看似好萊塢大型製作,不論故事、化妝、美術,皆是大成本打造,但它實質的內裡卻走一種靈修路線。《雲圖》以六個故事組成,但這些故事卻不只是各自的短片,它利用人物的轉移,以一個靈魂,六次轉世,隨著時代變遷看著世事變換,每一個人看似重要卻又如此渺小。

----------------------------------------------------

「自由終究是被世人濫用的詞彙」

所以要怎樣看「懂」《雲圖》?在這六個故事之中,雖看似分離,其實都暗藏背後的隱喻,而前前後後之中都有對於現代社會都有不同的猜想和諷刺:一開始由2300年飾演老人的Tom Hanks講述一段故事,便開始簡略六段故事的組成性,隨著每個故事中的旁白角色,1849的作家、1930的作曲家、1973的女記者、2012的老人、2144的星美,此時電影仍是一團謎,就收在班維蕭的吞槍懸念。

第一段故事擺在1849年,當時仍有奴隸制度,即使作為醫生仍逃不過金錢薰心的人性,不停的下藥殘害,富貴的白人和苦勞的黑人形成了對比;第二段故事則是1930年同性愛情的真諦,有種《香水》的既視感,為求「名譽」可以往上爬,也可以往下踩,但就算紛擾再多流言滿天,各自有各自的追求,但愛情本質卻不隨之沖淡;第三段回到1973的現代,追求真相的記者,戳破政府的謊言,面對生命的垂危,讓人想到《跟蹤》的緊張感,一見鍾情的愛情卻犧牲於利益的陰謀;第四段來到2012,有一點魯蛇之感,代理人的種種,從失意到風光,又從風光變得一無所有,卻因過去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而不甘於世地想逃脫;而逃脫也對應著第五段的2144,這是一個擁有純血人和合成人的社會,猶如《人造意識》般,當合成人的自由意識崛起,卻揭開烏托邦「真首爾」的假象,重複利用的美名卻成為了包裹權力的糖衣,階級的界線昇華到跨越界線的愛情。以詢問作為開始,才又發現一連串的荒誕,加上亞裔的背景,不經也想起《末日列車》最終的黃種人勝利,而這種民族意識崛起的精神也成為第六段2300的神;2300年的世界並不是更為的進步,它似乎打回原形再次回到最原始的生活,跟隨著的幻影正是背負的罪孽,此時該是現代社會卻以瀕死,而必須回到最初的起點找尋解答,信仰的星美此時卻成為再次的謊言包覆,當同樣的災難殺戮再次降臨,人性是否還能擔保,又或為人類找尋另一條出路,讓生命的意義不只是活著而是傳宗接代的延續。

從《雲圖》之中,我們看見種族(一、五、六)、自由(三、四、五)、真相(三、五) 人性(一、二、六)、愛情(二、三、五)、廢奴議題(一、五) ,雖說有點亂燉,但在亂燉之中卻能煮出有香味的大盤菜,呈現一個文明社會的大熔爐,更象徵著世代雖不斷演進,我們依舊為社會的進步而努力,不斷批判、無盡悲劇只是為求辯證探討,要不何來真相,何來和平?而在神話背後,不同文明正交織著人類的雲圖六重奏。

----------------------------------------------------

「吾等命,非吾命,生命是來教育我們的未來。」

六段故事之中,最巧妙的莫過於其中的互文性,當1930的作曲家讀著1849的航海日記,1973年的女記者買著被正名的1930的《雲圖六重奏》也碰著作曲家的情人,2144年的星美看著翻拍2012年老人的故事,2300年的世界膜拜的神竟是2144年的星美,最特別的是再對比第一段和第六段故事,你更能發現黑人白人的身分轉換,該是過去成為奴隸的黑人,如今已成高貴具有科技感的先見族,而原本該是貴族的白人,卻成為了生活於荒脊叢林的山谷族,而對比2144,該是更先進的2300,卻已成為瀕臨面亡的世界,我們又重新回到弱肉強食的原始生活,重新開始所有的循環,直至人類放下偏見,拋離謊言,面對真相後的族群融合,大同性的接納儼然已是讓世界持續前進的方法,背後種族融合、文明演進的寓意,從善惡因果冥想到革新無懼生死,《雲圖》正是一篇現代預言。

----------------------------------------------------

在觀影途中《雲圖》總是讓我想起許多電影片段,雖走著古典敘事,但卻用剪輯突破框架,在紊亂中有一種秩序,以一張面孔或是一個動機的對剪,如水沖進車內,總想起《全面啟動》的如夢初醒;或是老人們的齊聚商討,就像《安樂派對》的密謀協商,直至發起《百歲老人翹家去》的瘋狂行動;又或到甩著《駭客任務》的槍法(男主還真有點像基奴李維的裝扮)、騎著《創:光速戰記》的摩托車,未來科技感十足,最後回到《星際大戰》般的傳承之感。常常同一個動作,一關門、一窺探、一迎面,我們都能透過剪輯穿越另一世,橫越生命的有限性,產生了時代的互文,冥冥之中雖有著不同外表、姓名和背景,但我們卻在同一靈魂之下不停輪迴,做著相似的事、找尋永恆的真理,前世今生不斷重疊,只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但我會說《雲圖》選擇了一種非常陡峭的敘事手法,將原著音階的順序結構(一到六→六到一)打碎,一開始六條支線各自散開就是相當險峻,要如何要慢慢的將其匯聚發揚背後之意,加上此部片更是三位導演Wachowski姊弟(當時)、Tom Tykwer合導,皆要看他們的默契和功力。從影片中觀眾會被一開始諸多資訊沖昏了腦,你要試圖記住釐清六段敘事,當剪輯的接踵而至,看似華麗卻無形中有種壓力,你會深怕遺忘什麼。而隨著六個故事說完基本角色架構後,影片才開始兩兩對照作出主體性,最後才一段段作結點出箇中道理,此時回到老人說故事,你才想起原來這是一段插敘,可謂「故事中的故事」。這種手法要處理相當不易,稍有紕漏皆會破壞電影的流暢性,好在《雲圖》並沒有太大出錯,只是對於節奏卻掌控不慎佳,導致前期稍有拖沓,最後五十分鐘卻像大夢初醒般一一點題,這才顯現這《雲圖》的光輝,但就原著改編,本身也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你可以想到阿利安卓在《火線交錯》說著四個故事都嫌累,或是同說著輪迴同說著六段故事邱金海的《無限房間27》,對於《雲圖》的完整度和思路清晰的點題已讓人佩服不已。不過在過多點題的元素之下,卻以「輪迴」作為一脈相承的依歸,而單單運用演員變換或是星星標記串聯,顯得略有單薄。在無法撐起過多觀點之下,三小時的「輪迴」也成了最沉重的負擔。

----------------------------------------------------

對我來說看《雲圖》並不是看它的排場,而是看它想運用這六段支線做出怎樣的高度,所以更不會一直尋找每位演員在六段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對我來說有點像彩蛋),《雲圖》可以說也是部兩極的電影,它雖指向好萊塢,但受眾群卻不是此種觀眾,技術面它也可以是有好有壞,但不免俗驚嘆原著故事背後的寄喻。而關於亞裔問題,我倒覺得不是過大問題,反而好奇為何鎖定「首爾」(或許要看小說才知端倪),照理此種烏托邦更適合放在共產國家之上,而相反這些同樣面孔的亞洲人讓人如此反感,間接轉換為制式標準化的直指批判。

----------------------------------------------------

「真相,有人已經相信了。」

所以《雲圖》到底為何物?它就像一篇生命史,但卻永不止息,面對輪迴、面對未來,每個世代都在改變。「死亡只是一道門,關上就會開啟另一道」,人的生命就像銀河裡的行星,不停的運轉直至我們都運行上同一個軌道,成為了這輩子巧妙的緣分,而社會會越來越好,更是前人不斷的努力,死亡再也不是惡事,而是再次重生邁向美好。每個人都是一滴水,慢慢在每個世代努力流淌,即使只是徒勞,但卻不是白功,我們也都在每一張《雲圖》上璀璨耀眼,一剎即永恆,永不熄滅。沒有滴水,何來海洋?而海洋,正反射著天上的朵朵白雲。

「海洋,不是很多很多小滴匯集而成的嗎?」

2016.03.2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