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贖罪俱樂部》─ 罪,誰贖了?


《贖罪俱樂部》El Club ★★★★☆ ---------------------------------------------------- Director: Pablo Larraín Writers: Guillermo Calderón, Pablo Larraín Stars: Roberto Farías, Antonia Zegers, Alfredo Castro ---------------------------------------------------- 《贖罪俱樂部》─ 罪,誰贖了? 「天主見光好,就將光與黑暗分開。」─《創世紀1:4》 四位神父,一位修女,一條狗,他們齊聚在這名為「贖罪俱樂部」的屋子,這間屋子一點也不寧靜,這裡並不是真正的退休之地,而是一處充滿贖罪的住所,然而在槍響後的自殺、不速之客們的迴盪到來,讓這間屋子再次不得安寧,多的是爭鋒相對,多的是拷問告解,但那愧疚之心卻一點也沒增加,反而黑暗已漸漸吞噬掉僅有的光明,貪婪也已無所遁形。 ---------------------------------------------------- 《贖罪俱樂部》是一部極具挑戰的電影,它觸碰到神父隱密的生活,在卸下神職後,他們被送往這裡,只因曾經做錯的事、只因違背《聖經》的一切,他們被關在一個假借「贖罪」包裝的贖罪之家,而罪贖了嗎?卻一點也沒有,反而讓罪罰一次次地升級,當神職管理人員前來了解查看,他更秉持著所謂「商業」考量要求這裡必須關閉,也因死亡事件前來評估四位神父各自的身心狀況,而反觀那名不速之客的行為舉止,更是帶來極具的諷刺,大膽的直接挖出神父褻瀆孩童案件,各種黃色詞彙毫不忌諱的上上下下來來去去,藏槍、同性、賣童、戀童癖、造謠、口交、賭博、殺狗等等,在罪孽各種環環相扣,眾人互相猜忌之下,他們全在《贖罪俱樂部》被包裹在神之下,刺穿宗教的神聖性,探視人性的黑暗面,讓人不勝唏噓。 ---------------------------------------------------- 在電影精神之下,我們必須問誰是光明的?回到一開始的那句話,在電影之中上帝把這群暗從光之中分開了,但墨者近黑,沒有一處白能夠讓他們得到一點愧歉,反而「安逸」成為了「罪」最好的藉口,有吃有喝、有住有去,他們依然會禱告,依然遵從於神,但是法律的制裁呢?在裡頭宗教也似乎成為了一個逃罪的利器(有如中世紀般的「神裁」,即使有罪也有方法保護曾經為神工作的神父們),贖罪俱樂部只是一個庇護所,他們只要向神負責,但卻不知已經改變破壞多少人的人生,只因他們帶著神的名義去做些事,而當神職人員的前來,他是也許曾經是那道光,但在事件和生活下卻再也不是了,天主或許很聰明,他將光和暗分開,也命令光去調和暗,但他卻忘記一體一定有兩面,光是離不開黑暗的,暗中必有亮處,光中必有暗處,漸漸地透過詢問觀察,當他和修女聯手時,人性的黑暗面也開啟了,透過人言可畏的群眾壓力,社會的可怕表露無遺,謠言散布的一觸即發,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誰是光?誰又是暗?為求利益手段合理,是人總會找到一個有利可圖的手段,不論是製造假象、割其所愛斷其所需、脅迫,在盲目慌亂中我們只在乎最後結果,卻也忘其過程的不正當性,誰受害誰又被害,我們就像那隻只看見貂毛的賽狗,不停地追隨眼前目標物跑,卻忘記身邊有多少醜惡已呼嘯而過。 ---------------------------------------------------- 《贖罪俱樂部》是智利名導Pablo Larraín繼《NO》後的最新力作,這位擅於運用時事議題而去探討背後正義的導演,從前次的透過智利政治轉變喚起人民自主覺醒,到此次利用贖罪的包裝、神父褻瀆男孩事件來間接諷刺宗教的神聖性,從政治到宗教,Pablo Larraín不惜拿取一切去挑戰社會道德,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影像故事去喚起甚至是打破人們所謂的崇拜主義,但雖是宗教導演卻不讓電影略顯沉悶,添加黑色幽默,聒噪和寧靜的對比,各種凝視的目光,來回審問的針鋒相對,來電影不但拒穿刺性可具延續性,也讓人好奇劇情的進展,而在題材方面勝出之外,此部的技術層面實在為電影教材,大量廣角變焦的齊放,魔幻時刻偏藍紫灰色的略為邪惡色調,在模糊柔光光圈充斥整體的氛圍下,顯得更有想法,這些模糊感就猶如我們在看神一樣,永遠看不清他的臉,但在以為這些朦朧只是聖光的效果,卻殊不知在電影這些模糊就象徵著罪惡,是罪惡已讓我們看不見他們人性的良知,有趣的是,你可以發現神職人員的到來更是從清晰到模糊,最後一刻,他就如同其他人一樣,從實光到柔光,帶著那朦朧光圈離開了「贖罪之家」;剪輯也相當諷刺,特寫的快速轉移與緩慢節奏形成對比,但在特寫中你都能看見每個人的眼神和嘴臉,是無奈、愧疚,還是毫無悔意之心的自視甚高,加上調度一對多、多對一,餐桌沙發的主控位置轉換,也是堪稱電影符號相當具有研究價值的心理搏鬥,其中當神父被大眾眼光的揍,流浪者被流言蜚語所打,雙重挨揍的對比,更顯得這個社會已失去理性,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再次相信,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善良,除了影像外,大提琴低音共鳴的配樂也非常出彩,時刻擊中內心深處,尤其最後聖歌的傳唱,頓時再次在神的神聖性捅上一刀。演員方面,四位神父演技都甚佳,而主演《遠方禁戀》的Alfredo Castro再次出演同性戀角色,只是當位置變為神父,相對行為情感更需內斂,整體演員都相當不錯,也使電影完成度更高 ---------------------------------------------------- 《贖罪俱樂部》,贖了誰的罪?還是又增加了其他人的罪,這個「罪」不再是一個人的行為,而是整個社會都犯了,人性本惡,最後的結局看似聰明,卻是讓人不寒而慄,他們相視而望,齊唱聖歌,但唱的不是悔過,是再次頌揚著醜惡,而神職人員離開了,但他帶走不再是他剛來時的聖光和正義,他帶走的是自己未自知的罪罰,一體即兩面,沒有絕對的光明,也沒有絕對的黑暗,人一定有好有壞,只是哪一成分比較多,不管你是神還是神父,人心中都有黑暗的種子,而當慾望誘導種子萌發,卻會使一切的醜惡都成為合理化,或許他們今天成為了暗齊聚在這《贖罪俱樂部》,但更多的黑暗已在這世界上繼續橫行。 狀況解除,但罪,誰贖了? 此片為第65屆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 2015.11.07 金馬影展 前景娛樂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