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 為音樂而活的靈魂
《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What Happened, Miss Simone? ★★★ ---------------------------------------------------- Director: Liz Garbus Stars: James Baldwin, Stokely Carmichael, Walter Cronkite ---------------------------------------------------- 《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 為音樂而活的靈魂 「使用一個不屬於妳的名字和痛苦。」 Nina Simone,一位活躍於九零年代的爵士名伶(但她自己不喜歡這樣被歸類),在精確一點她的音樂類型為節奏藍調和靈魂樂,當她把深愛的古典樂與歌唱結合時,當下的感染力隨之擴大,更別說許多自行創作的名曲,搭配著慵懶隨意的嗓音卻是道出無止盡的傷感,隨著時代推移,從Nina Simone的歌曲中,我們從她的濃情蜜意到對社會的憤憤不平,她想做的不只是成為首位黑人鋼琴家,或許這條路上多少違背她的本意,但最重要的她希望能用自己的音樂為身邊的人發聲。 ---------------------------------------------------- 「我不想再相信任何人!」 或許我們不了解Nina Simone,但我們透過紀錄片卻發現其實Nina Simone與我們隨熟知的事件都有著息息相關,最著名的歌曲「Mississippi Goddam」便是描寫在《逐夢大道》開頭所被炸彈炸毀的教堂,當音樂化為悲憤,那所有的力量是無法想像,而從小Nina Simone早已飽受種族歧視的對待,無法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心目中的音樂學院,因有著黝黑的皮膚而不受老闆的喜愛,縱使有著高超的鋼琴技巧和歷盡滄桑的嗓音,對於Nina Simone來說,這一條音樂之路相對來說是更加艱苦的,也縱使當年的積極站出,到最後卻成為了付出的絆腳石,「標籤」的被貼上,來音樂無形的被附加了枷鎖,它自由嗎?一點也不,她擁有公民權利嗎?看似有,卻也沒有。 Nina Simone《Mississippi Goddam》
---------------------------------------------------- 《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這也是紀錄片一開始即對觀眾下的問句,我們隨著Nina Simone生前的錄音片段,一點點拼湊出生前的脈絡,本該是輝煌的音樂人生,本該是該為自由而戰的鬥士,是什麼原因讓她甘願把自己流放到非洲等地,享受著無拘束的生活,我們時常看著外表光鮮亮麗的名人,他們雖閃耀著自身的價值,但背後的他們快樂嗎?在《AMY》中,Amy Winehouse飽受著精神的煎熬毒癮的折磨,而Nina Simone也承受了龐大的心理壓力,不只是來自家庭,有時更來自她所熱愛的音樂,寫歌、唱歌、表演,當曾經熱愛的事業如今成了最甜蜜的負擔,躁鬱症的發生就也是隨之而來,縱使有了音樂夥伴的支持,但卻也抵不過丈夫最近的折磨,彷若Nina Simone她愛音樂,卻也甘願被音樂摧殘,當她攀就高峰時,卻不能做她最想做的事,只能用自己所能去迎合觀眾、去維持僅有的生計,她就像一隻好奇的貓,走入了迷宮卻再也走不出來。 Nina Simone《I put a spell on you》
---------------------------------------------------- 《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編排方式非常平舖直述,將Nina Simone從小到大的生平經歷算是完整的呈現,多數的篇幅更也放在黑人平權運動上,原來我們不知道的Nina Simone也曾經踏上Selma大道,也曾經和路易金博士一樣站在台上用音樂感染大家,她願意做出一切,也義無反顧的賭上自己的生命,因為沒有人權,什麼都是空,透過她一首首歌曲的呈現,Nina Simone的心境變化也隨之展開,正如她唱著《My Baby just cares for me》,或許是開始的甜蜜但到最後這首歌更也像葬送自己的愛情,她在乎了,但誰又真正在乎她呢?可惜的是,紀錄片多數只透過Nina Simone自己的聲音、友人的旁述和歌曲進行交叉呈現,少的是探究究竟是誰讓Nina Simone變成這樣?也少了以心理層面、外在壓力去傾聽Nina Simone真正的心聲,但那一首首歌曲已足以證明Nina Simone的音樂人生,我們看見她,也看見她的精神! ---------------------------------------------------- 「那裏很孤獨,沒有其他人可以與你分享」 「Stars, they come and go…」當Nina Simone唱起這首《Stars》,是她最後一次的登台,她也唱出她心中自有的價值,我們都已看見多少的壓力加註在她身上,對於音樂的要求、偏執、躁鬱,是誰讓Nina Simone變成這樣,當我們一再的注視著她,也恰恰將她從人成了商品,誰在乎她?「人們追求名譽,追求後卻再也沒有回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我們卻不曾好好了解卻是使用片面去解釋他人,而至此之後,你早已忘記原本的Eunice Kathleen Waymon (Nina Simone本名) Nina Simone《Stars》
此片入圍第88屆奧斯卡紀錄片最後五強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