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Follow Us
  • White Facebook Icon
  • 10626605_578466798931442_83179810293712673131_n
  • Twitter Clean

《丹麥女孩》─ 卸下濃妝,好好思考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 ---------------------------------------------------- Director: Tom Hooper Writers: David Ebershoff (novel), Lucinda Coxon (screenplay) Stars: Eddie Redmayne, Alicia Vikander, Amber Heard ---------------------------------------------------- 《丹麥女孩》─ 卸下濃妝,好好思考 「這不是我的身體,我必須放他走!」 究竟什麼是「性別」?在一個越來越進步的社會中,性別的存在不再是只有男與女,也不再是只用外在的表徵去判斷人的性別,更重要的在於一個人對於自己身分的認同,隨著年代的推移,我們對任何人所作出的決定和性向的變換也隨之包容,連在臉書上的性別更可以高達56種可供選擇,我們不再視非主流的性別意識為鬼怪,反而這種的天生多元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 ---------------------------------------------------- 「她,其實一直都在。」 上帝開了一個玩笑,那就是祂把她裝進了他的身體,說實是一種煎熬,如同我們看見Einar不斷地模仿著玻璃另一邊的女性,他渴望著變成她,因為他本身就是她,只是有著一副男性的軀殼,它就像《心靈大道》一樣埋藏自己內心的種子,因為家庭的限制懼怕而收起自己真實的想法,撫摸著自己的臉龐,看著畫中的自己,當我們透過焦距不停轉換之下,觀望對比彼此的身影,這是他,也是她,而這次再也沒有人能阻擋她內心的聲音,她也不用遮遮掩掩地躲藏與抹上濃厚的粉底,這一次,她只想做真正的自己。 ---------------------------------------------------- 繼《悲慘世界》後,Tom Hooper再次帶來《丹麥女孩》,要說好壞,只能說它是標準三星的命題電影,有一個好規範,也拍的中規中矩,但中矩到卻讓人感到不耐且做作,像是被痛擊肯定要跑到精心設置視野良好的舞台上打(總令人想起《愛的萬物論》的旋轉木馬),再者對於角色初期的設置以過於用力,導致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動作,層次感也不慎足,雖然EddieRedmayne確實讓人痛徹心扉,但用力過猛的抽蓄都稍微多了,順敘故事的節奏也無太多驚奇,平淡多過好奇,美術上的配置可以看得出用心,不論在妝髮設計和繪畫改變也具有巧思, 而配樂Alexandre Desplat在此次作品上其實聽得出許多《模仿遊戲》的音符節奏,甚至和弦進行,所以在觀影中不時浮出此部影子,攝影Danny Cohen(近期作品《不存在的房間》、《倫敦路》,也是導演Tom Hooper長期合作對象)的構圖筆者倒是喜歡且精準,只可惜許許多多的運鏡手法還是呈現老套之處,最大的弊病還是在於劇本編寫,許多贅句的不知所云如「哥本哈根天氣真好」和結尾絲巾逝去和與死亡處理的草率,讓人感覺重點已說完,剩下都隨風而去了,題材的好實在浪費過多。 ---------------------------------------------------- 演員方面,作為去年奧斯卡影帝的Eddie Redmayne,再次演出高難度角色,一人分飾兩角更是雌雄同體,他的這種陰柔氣質和本身長相早已相當契合,幾次地凝視也營造地垂垂可憐,也讓人深感痛心,但可惜此次的表演,有過多的影子在《愛的萬物論》中,奇怪的是明明是丹麥人,還能聽出霍金的英國口音,但仍不能否認他對於角色的用心詮釋,雖過於保守拘謹,但能做於此已相當不易,但成為此片最大亮點的莫過於飾演妻子的Alicia Vikander,她的犧牲、付出和淚水,還要夾在丈夫與莉莉之間,非進非退,在理性與感性之中拔河,角色地位更有如《愛的萬物論》裡的Jane Hawking,真摯的演技問鼎今年女配角大有機會,而她今年的表現也都相當亮眼,演出包括《人造意識》、《紳士密令》和《天菜大廚》,值得一提的是Hans Axgil的Matthias Schoenaerts,說到他的配角感真是無人能敵,選擇的角色永遠在陪伴,《丹麥女孩》是,《遠離塵囂》亦是,不過這張擁有英倫復古年代的俊俏臉龐,卻是讓人深深記得,其他還有極為曖昧的Ben Whishaw,戲份雖不多,但周旋在莉莉認同過程之間,勾引的氣聲和小眼神卻討人喜愛。 ----------------------------------------------------  雖《丹麥女孩》在於電影的美術服裝或是整體構圖上都表現得不錯,但它所闡明的精神卻是相當薄弱,如果認真說起《丹麥女孩》,我會說他只好了一半,好的一半在於Tom Hooper確實把一個所謂傳記式的愛情轟烈與難分難捨的決定選擇做得還算完整,雖然不如《王者之聲》的堆高宣洩,但總比《悲慘世界》還要好一點,更該說如果只有愛情這條支線去做著墨,對於自我性別認同的掙扎感,你也從中感受到他與她與他們之間的糾結拔河,但不好的另一半(這一點必須丟出來討論)則是在所謂的性別議題身上,《丹麥女孩》的主人翁也就是Lili Elbe,在他變裝的過程中事實上他的妻子其實也潛藏著女同性戀的傾向,這種現象並不是如電影中看到的漸行漸遠,反倒是她更樂於與她同行的快樂,呈現出的另一種「接納」,只可惜由於改編自小說,讓電影也改成她為「正直」的異性戀,相對來說更暗示異性戀本該是「正常」之事,而在異性戀支線上的角色Hans,有意如同《模仿遊戲》的Christopher,但也只是驚鴻一瞥,反觀則呈現較為多餘的愛情敲擊,雖是托起妻子的不離不棄,但是否女性在面對變性男性上也可以同時擁有「同性戀」傾向,事實上有,只可惜電影否決了這項可能,而本身在傳記議題性題材做文章,導演只選擇發揚了愛情的博大精深,而非性向的包容轉變,如果加進去,在這之下的「鼓勵」從不同角度上是否更具「用意」?而更別說關於Lili Elbe過程中所肩負的壓力與煎熬,身處1926年明智尚未開放的年代,她所必須承擔的蜚語和攻擊,自己也在經歷五次手術後才喪命,但電影沒說的是在第二次移植卵巢手術中,生理上的Lili Elbe也被證實屬於雙性人,回過頭來看電影最終的草草收尾,或許想多沾些LGBT的傳記人物偉大之處,但採用的角度卻過於狹隘,亦沒能從這首位接受變性的標記人物立下新意,更別說試圖地讓觀眾了解到跨性別、同性戀、性別認同、變裝癖等種種區別,情感描寫也不夠細膩沒能展現出該有的層次,終究只淪為一部純粹的愛情刻劃的命題作文,而換個角度思考,本片是改編自由David Ebershoff以該經歷撰寫的《The Danish Girl》,而非電影片尾提及的Niels Hoyer《從男到女:莉莉·艾爾伯的告白》,其中包含了她的自傳和回憶,如果以第一人稱視角去著墨Lili角色本身,相信會比現在更具新意與尊重。 ----------------------------------------------------  說起《丹麥女孩》,雖然流暢,但筆者會更希望它能夠更深入在某些議題,選用了此題材,卻只在邊緣上遊蕩,可說是相當惋惜,縱使演員再多真情流露賣力演出,基於波瀾不足、力度不夠之下,電影始終沒能再次撐起,成事雖足,只可惜敗事仍餘。 此片入圍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男主角、女配角、藝術指導、服裝設計 2016.02.15 環球影片粉絲專頁

bottom of page